年3月3日,是世界听力日,也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我们的听觉器官——最熟悉的耳——结构精致、功能复杂,它是我们感知环境、参与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听觉健康影响着人们整体的身心健康。
芜湖70%的耳病患者是老人
“最近总觉得耳朵发痒,听不清话,请医生你看看”、“睡觉时出现耳鸣,很难受,持续三天了”、“医生,宝宝3岁了,喜欢掏耳朵,我们用手电筒照发现里面有耳屎,可以用挖耳勺弄出来吗?”……3月3日上午9点,医院门诊大厅里,芜湖爱耳日宣传义诊活动正在举行。
现场,来自市二院、一院、医院、五院耳鼻咽喉及头颈外科的专家以及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齐聚,现场开展耳科疾病预防咨询、诊断建议、新生儿听力筛查咨询、残疾人听力康复咨询等。记者看到,各位专家有问必答,并现场使用专业电耳镜为市民进行初步检查(如图)。
市二院耳鼻咽喉科的纪东主任介绍说,目前每月都有多的市民前来就诊,常见的疾病包括听力下降、儿童急性中耳炎、成人化脓性中耳炎等。患者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了70%。纪主任表示,大家从年轻时就要尽量避免噪音污染,上了岁数后更要预防基础疾病,“动脉硬化、颈椎病、高血压、高血脂都会影响体内血流,进而改变内耳供血,引发疾病”。老人日常要注意饮食作息,遇到突发的听力下降、耳鸣,要及时就医,不要避讳以免延误治疗。
听力受损年轻化用耳机注意3个“60”
虽然就医患者以老人居多,但是听力受损其实是不分年龄的。数据显示,全球有大约11亿35周岁以下的年轻人由于长时间或过度娱乐噪声暴露,正面临着听力受损的风险。我国调查发现,中青年脑力劳动者、公司职员及大学学生等群体,最易发病。
纪东主任也提出,芜湖近年来的高频听力受损,有明显的年轻化倾向,“这与耳机的大量使用是有关系的”。纪主任告诉记者,她在3月2日曾接诊了一名23岁的年轻患者,在读研究生,双耳—赫兹的高频听力下降,伴有耳鸣。究其原因,“这位患者从少年时期,就喜欢戴耳机听歌写作业,现在也经常调大音量长时间听歌”。
耳蜗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伤耳的习惯要尽快改掉。对于中青年人群来说,劳逸结合,耳机每次使用不超过60分钟;声音大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外界环境声音超过60分贝时,尽量不使用耳机。且声源越接近耳蜗和鼓膜,损伤可能越大,所以要慎重使用入耳式耳机。
还有些市民喜欢用棉签清理耳垢,甚至去美容采耳店花钱掏耳朵。专家提醒,采耳工具可能存在消毒不严密的问题,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力道和角度不对,还可能损伤耳道。其实,耳道里面正常的分泌物叫耵聍,可以起到保护耳道的作用。通过耳道皮肤的生长和咀嚼运动,可以排出到耳道口,自然脱落,不需要人为清理。
感冒或乘机后耳朵疼痛及时治疗
游泳或洗澡、洗头时,要预防耳内进水,防止外耳道发炎。出现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还伴有耳鸣或者眩晕、耳内闷塞感等,可能是突发性耳聋,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塞”,一旦有这些症状,要尽快向专业医生求助。
感冒后或坐飞机后,耳朵疼痛要及时治疗。人体耳和鼻咽部通过一个叫做咽鼓管的结构相通,感冒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可顺着这个管子逆行感染耳朵;而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压力变化过大,咽鼓管不能及时调整耳内压力,也会引起急性中耳炎。
日常预防噪声很重要,噪声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明显。如长期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应戴隔音用耳塞、耳罩,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及工间休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