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亲吻烧伤母亲瘢痕,姥姥感慨ldqu

一场意外火灾使杜女士全身重度烧伤,毁容且双手失去功能。但相比于肉体的伤痛,如何面对自己才8个月大的孩子,成了她更加为难的事。

3月10日,二三里资讯来到沈阳新民市法哈牛镇采访到出院休养中的杜女士。

活着已是最大的幸运

虽然严重的烧伤使杜女士的面部有些惊悚,虽然她已经无力负担后续的治疗费用,但是杜女士并没有怨天尤人。她认为,只要她还活着,只要她还能看到她的孩子,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

“我这孩子,经历了这么大的一场灾难都活了下来,将来肯定是个有福的人。”杜女士说,“听孩子爷爷说,到卫生所去扎疫苗,那么多孩子,属她最招人喜欢。医生护士都夸她。过年时候,亲戚朋友们都给孩子买衣服,许多年没联系过的远房亲戚,都来看孩子了。”

杜女士把手机放在炕上,用外翻的手指划动手机屏幕,她介绍着孩子的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这些照片和视频,她都已看过无数遍。每天她都在想着孩子,每刻她都在思念着孩子。可是提起孩子的近况,杜女士却叹着气沉默了。因为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孩子了。

杜女士深深的爱着她的孩子,也正是因为这份爱,使她不敢接近孩子。但再理性的人也无法割舍对亲生骨肉思念。杜女士渴望拥抱孩子,渴望用她的双手紧紧的搂住孩子,渴望孩子的小嘴亲在她的脸上。

母女意外相见,她重获勇气

为了配合采访,在二三里资讯的邀请下,孩子被爷爷抱来了。得知孩子要来,杜女士遍布瘢痕的脸上虽然体现不出什么表情,但从她的肢体动作上,还是能看出她内心的不安。她急忙整理衣服,梳理头发。即便不能下地行走,在炕上,她也尽量坐得笔直。

这是杜女士预料之外的一次见面。没等杜女士收拾完,老人已经抱着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出现在门口。

杜女士说,她曾想象过许多种与孩子见面的情形,但真正见面时的感觉,却总是令她感到意外。

见到孩子的一刻,杜女士没有了先前的局促,她半跪在炕上,把手伸向老人,想要接过孩子。

这时,杜女士忘记了自己的缺陷,也忘记了自己双手无法抓握的现状,她只想快点看看自己的孩子。老人躲过了杜女士的双手,把孩子交到姥姥怀里。杜女士连忙叫孩子姥姥坐在炕上,然后接过孩子,用手臂支撑着孩子站在她的腿上,用怜爱的眼神看着孩子,说:“看看我家宝贝!都长这么大了!看这小脸……”

不知是因为眼生,还是害怕,孩子看到杜女士后,转过头哭了起来。杜女士亲热地用手臂搂着孩子,继续嘘寒问暖,但孩子还是挣扎着想要离开。无奈,杜女士只和孩子亲昵了几分钟,就只能不舍地把孩子交到姥姥手里。姥姥哄着孩子说:“儿不嫌娘丑!她再难看,也是你妈呀!”孩子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姥姥的脸,但还是不愿意把头转向杜女士。

孩子的爷爷说:“这孩子前两天坐轿车,坐热了,下车后又有点冻着了。一冷一热的,正有点发烧呢!”

在孩子爷爷介绍最近家里的情况时,杜女士和孩子的互动逐渐多了起来。杜女士努力地逗孩子开心,孩子也不断回应开心的笑声。

母女连心,孩子虽小,却也能感受到杜女士炙热的爱。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孩子逐渐接受了这个陌生的妈妈。

半个小时后,孩子的爷爷介绍完了家里的情况,就提出要带孩子回家,因为孩子还在发烧,不能在外面长时间停留。但半小时的团聚对杜女士来说,实在太短了。可是她没有挽留。

采访的最后,孩子的小手抚摸着妈妈脸上的瘢痕,在姥姥的鼓励下,孩子用小嘴轻轻的吻在杜女士的脸上。

爷爷把孩子裹好,抱出了屋门。杜女士目送着孩子离开。最后,她对二三里资讯说:“我也想变回正常人,哪怕只是手能恢复正常也行。只要我能干活,能养活自己,能给孩子做一口饭,我也就知足了!”

相见是短暂的,但这次相见却给了杜女士勇气,让她敢于说出自己的梦想。哪怕这个梦想听起来是如此的不切实际。

如果您想帮助杜女士实现她的愿望,可以联系二三里资讯小秘书(),或者通过以下爱心通道进行捐赠。

通道一:

杜雪竹中国农业银行

通道二:

(二三里编辑罗棋)

商业合作

扫描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ierdaoxiazhai.com/wdfz/1093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