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宝宝掏耳朵,结果诱发外耳道疖肿
前阵子在一个妈妈交流群里看到大家在讨论要不要给宝宝掏耳朵。其实答案是NO,很多妈妈有强迫症,看到宝宝耳孔里有耳屎,就想给掏出来。其实妈妈们应该知道这样一件事,耳屎是会自动排出的!!!
一般而言,孩子的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孩子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而随便给宝宝掏耳朵,却会容易引发一个叫作“外耳道疖肿”的疾病。外耳道疖肿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出汗、洗澡时耳朵进水、泪水进入外耳道都有可能引起外耳道疖肿。孩子贫血、便秘、内分泌紊乱或免疫力低下时,也容易出现外耳道疖肿。
外耳道疖肿的症状
外耳道疖肿时会造成耳内剧痛,有时还会延伸到同一侧的头面部,使孩子在张口、打哈欠时感到疼痛。患了外耳道疖肿的孩子通常会出现拒乳、抓耳、摇头、夜间哭闹、难以入睡等症状。检查孩子的外耳道时,父母可发现耳道内有一个或多个红肿、隆起的小疖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疖子会逐渐变软、流脓,最后慢慢消失。
外耳道疖肿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身体上的痛苦,疖肿堵塞外耳道时还可以引起孩子听力减退。如果父母在触摸到孩子的耳廓、耳屏或耳前部位时发现孩子哭闹加剧,就应该考虑孩子是否患了外耳道疖肿,医院检查治疗。
外耳道疖肿与急性中耳炎的区别
外耳道疖肿在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会明显加剧,急性中耳炎则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外耳道疖肿的护理与治疗
外耳道疖肿初期,父母可用消过毒的纱布条蘸上10%鱼石脂软膏塞于外耳道患处,每天换1次药,连用3~4天,一般可以痊愈。如果错过了早期治疗,父母可通过局部热敷、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及超短波理疗(每天3~4次)等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父母还应用氯霉素、甘油滴耳液或浓度为1%~3%的酚甘油为孩子滴耳,一天3次。外耳道分泌物可用3%双氧水洗净,再为孩子滴入氯霉素或酚甘油溶液。如果疖肿化脓,父医院进行手术排脓,并在医生指导下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如何预防外耳道疖肿
预防外耳道疖肿的关键在于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1、严禁为孩子挖耳
2、父母应注意防止洗澡时使污水进入孩子耳内
3、平时,父母应及时为孩子剪指甲,以免孩子抓挠耳朵时损伤外耳道,引起外耳道疖肿。
一分也是爱
苹果手机用户赞赏请长按此白斑风北京到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