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武汉体育学院发布了研究生招生简章、考试范围、以及大家都在期待的考试大纲,相对于往年只有考试范围和参考书目来说,今年考武体超级激动有木有!号学长也是第一时间把变化的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整理给大家,武体的小伙伴们赶紧get起来吧!大纲指定参考书目《运动解剖学》,王松主编,高等院校体育类基础课十三五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年出版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柏树令、应大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年出版《康复功能评定学》,王玉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版《物理治疗学》,燕铁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8年出版改为大纲指定参考书目《运动康复学》参考书目1、系统解剖学,柏树令主编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运动解剖学,王松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运动康复评定与运动治疗》参考书目1、燕铁斌.物理治疗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陈建.运动康复技术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王玉龙.康复功能评定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增加具体考试大纲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本《运动解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特种医学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解剖学是特种医学专业设定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要求考生对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的了解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较全面的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毗邻、配布形式及其发生发育的规律,并具有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一些与运动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形式(一)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分钟,试卷该部分满分分。(二)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应用题。三、考试内容一、运动系统(解剖功能分析,杠杆原理)(一)骨学l.骨学总论1)骨的分类、构造、物理化学特性及功能。2)骨的发生和发育,了解骨的可塑性。2.躯干骨1)躯干骨的组成和功能。2)椎骨的构成及各部椎骨的特征。3)骶骨的形态结构、骶管裂孔的位置及意义。4)胸骨的形态及胸骨角。5)肋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及第1、11、12肋骨的特点。3.四肢骨1)上肢骨(1)上肢骨的组成、排列和分部。(2)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的形态结构及锁骨的发生。(3)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的位置、主要形态结构及肱骨外科颈、肱骨干中份、肱骨内上髁骨折损伤的结构和产生的临床症状。(4)腕骨的排列及腕管。2)下肢骨(1)下肢骨的组成、排列和分部。(2)髋骨的构成及主要形态结构。(3)自由下肢骨(股骨、胫骨、腓骨)的形态结构。(4)足骨的分部和跗骨的排列及踝管。4.颅骨1)颅骨的组成、筛骨、蝶骨、颞骨和下颌骨的分部和主要形态结构。2)颅底内面的基本形态结构,颅底的结构特点及颅底孔裂通过的结构。3)颅侧面主要结构(颞窝、颞下窝、翼腭窝、翼点)的位置及交通。4)眶、骨性鼻腔的位置、结构及交通。5)骨性鼻旁房窦的分类,位置及开口部位。(二)关节学(动作分析举例及应用)1.总论1)关节的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2)关节的分类和各类关节的运动形式。2.躯干骨的连结l)脊柱(1)椎骨间的连结、椎间盘的形态、构成、功能及临床意义。(2)前、后纵韧带、黄韧带的位置,特征及功能。(3)环枕关节、环枢关节的构成及运动。(4)脊柱的整体观及运动。2)胸廓胸廓的构成及运动。3.四肢骨的连结1)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运动及参加运动的肌肉。2)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运动及参加运动的肌肉。3)骨盆的构成、大小骨盆的分界线,男女骨盆的区别。4.颅骨的连结颞下颌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三)肌学1.骨骼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2.背浅肌(斜方肌、背阔肌)、背深肌(竖脊肌〉的位置、功能及神经支配。3.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的位置及功能。4.肋间肌的种类及功能。5.膈的位置,分部,运动及三个裂孔的位置、通过结构。6.腹肌的分群,各群肌的分部,肌肉配布,肌纤维方向。7.腹直肌鞘、(腹)白线的位置及构成。8.腹股沟管的构成及通过结构。9.肩带肌的分群及各群肌的作用。11.臂、前臂肌分群、层次、功能及血管营养、神经支配。12.髋肌的分群及各群的功能,大腿肌、小腿肌的排列层次及各群肌的功能。二、内脏学(一)消化系统1.消化管1)消化管的组成、各段的连接关系,位置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2)咽的分部、位置及通路。3)食管,胃,十二指肠的形态、分部、位置及食管狭窄。4)空、回肠的结构特点,结肠的分部及结构特点。5)阑尾的位置,根部体表投影及血液供应。6)直肠及肛管的位置,分部,弯曲,构造及毗邻。2.消化腺1)肝的血管分布特点2)肝外胆道的组成与胆汁排出途径。3)胰腺的位置及功能。(二)呼吸系统1.鼻腔的分部,鼻粘膜的分区及鼻旁房窦的位置和开口。2.喉的位置、构成、喉腔的形态结构。3.左、右主支气管形态学上的区别及临床意义。4.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5.胸膜和胸膜腔、胸膜隐窝。(三)泌尿系统1.肾的位置、形态、结构和肾的被膜。2.输尿管的分部及狭窄部位。3.膀胱的形态、位置和膀胱三角及其临床意义。四、脉管系统(应用题为主)(一)心血管系统1.心血管系的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概念及途径。2.心的位置、外形、各心腔的形态结构。3.心传导系的组成及功能。4.左、右心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主要分支。5.主动脉、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行程和主要分支分布。6.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和位置。7.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8.上、下腔静脉、头臂静脉、髂总静脉的组成,收集范围及行程。9.上、下肢的浅静脉。10.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收集范围,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的交通。(二)淋巴系统1.淋巴系统的组成及配布特点。2.胸导管的组成、收集范围及注入部位。3腋淋巴群、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分布及收集范围。4.脾的位置、形态和脾的韧带。四、感觉器(一)视器1.眼球壁的构造。2.眼球内容物及房水循环。(二)前庭器1.外耳道的分部、位置及幼儿外耳道的特点。2.中耳鼓室的位置、形态及交通,咽鼓管的位置、开口和幼儿咽鼓管的特点。3.骨迷路与膜迷路的组成。五、神经系统(一)总论神经系统的组成,常用术语。(二)周围神经系统1.脊神经的合成、区分和成分。2.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分布。3.脑神经的名称、顺序、附脑部位、进出颅位置和分布。4.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经和分布。5.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的纤维成分,行经和主要分支分布。6.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三)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调节躯体运动的结构基础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1.脊髓的位置、外形特点、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2.大脑白质的组成和功能,并掌握身体各部分的一般感觉在大脑皮质的投射特点3.小脑的位置、外形、分叶及功能。4.间脑的位置、分部及下丘脑主要核团(视上核、宽旁核〉的位置和功能。5.大脑半球主要沟回,分叶及重要中枢。6.内囊的位置、分部和通过内囊的主要纤维束。(四)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1.意识性本体感觉(包括精细触觉)传导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所在部位及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2.躯干、四肢痛、温觉、触觉传导路的组成,各级神经元在脑内所在部位及纤维束在中枢内的位置及向大脑皮质的投射。3.视觉传导通路。4.躯体运动传导通路。5.脑和脊髓被膜、蛛网膜下隙和硬膜外隙。6.脑的动脉、大脑动脉环、脑脊髓的循环途径。四、考试要求1、全面掌握各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2、重点掌握全身主要骨骼的形态结构及骨的发生发育。3、深入了解关节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关节的构成及结构特点和运动。4、掌握主要部位肌肉的排列、位置、层次结构与作用。5、熟悉和掌握人体各系统中主要脏器的位置、形态结构及配布规律。6、熟悉、掌握心脏的形态、位置、心传导系及血液供应。7、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主要血管起始,走行及分支分布。8、掌握视器及前庭蜗器的形态结构。9、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分部和功能及中枢神经系,周围神经系的分类、分部及形态结构,功能联系。《运动康复评定与运动治疗》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运动康复评定》考试大纲适用于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课程是运动康复专业主干课程,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系统掌握《运动康复评定》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动治疗》考试大纲适用于武汉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课程是运动康复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神经康复、肌肉骨骼康复、慢性病康复等临床应用课程的基础,要求考生全面掌握《运动治疗》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掌握在现代康复医学中较为实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了解国内外物理治疗的新成果、新技术及临床应用,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与《运动解剖学》共分钟,试卷该部分满分分。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综合应用题,其分值为1:1:1.5:1.5。三、考试内容:《运动康复评定》(一)总论1.康复功能评定的基本概念、康复评定目的与意义;2.康复功能评定的原则与方法;3.康复功能评定的内容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二)人体形态1.人体形态的测量方法;2.体型评定方法和身体成分评定方法。(三)心肺功能评定1.运动强度分类和运动试验;2.心电运动试验。(四)反射发育评定1.深反射、浅反射及病理反射检查方法。(五)肌力评定1.临床常用肌群徒手肌力检查方法;2.等长、等张和等速肌力测试。(六)关节活动度评定1.关节活动度测量的原则和方法、影响关节活动度的因素;2.关节运动的类型、引起关节活动度异常的原因以及关节活动度评定的工具。(七)感觉评定1.各种深浅感觉检查的方法及诊断标准;2.躯体感觉、疼痛评定。(八)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1.平衡与协调的定义、分类和功能分级;2.影响平衡与协调的因素;3.Berg平衡量表评定标准、评定内容与方法;4.平衡与协调常见测试方法。(九)步态分析1.正常步态周期特点和常见异常步态;2.步态分析的基本方法。(十)截瘫评定1.脊髓损伤神经学检查;2.脊髓损伤运动功能评定。(十一)偏瘫评定1.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2.中枢性瘫痪运动功能评定。《运动治疗》(一)概论1.物理治疗学的基本概念:物理疗法的定义及分类;物理疗法的治作用;2.物理疗法适应症和禁忌症;物理疗法原则;常用物理因子治疗仪器的种类。(二)关节活动技术1.关节活动技术的概念、治疗作用、临床应用;2.四肢和躯干被动活动技术。(三)肌肉牵伸技术1.肌肉牵伸作用、种类与方法;2.肌肉牵伸的临床应用。(四)关节松动技术1.关节松动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手法等级;2.关节松动技术的临床应用。(五)肌力训练技术1.肌力、肌肉耐力概述;2.常用肌力训练方法。(六)牵引疗法1.牵引疗法分类;2.牵引疗法作用、适应证与禁忌证。(七)平衡与协调训练1.平衡与协调定义与分类;2.平衡与协调训练方法。(八)步行功能训练1.步行训练基本原则;2.常见助行杖和助行器使用方法;3.减重步行训练机制、方法和注意事项。(九)神经发育疗法1.Bobath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治疗原则;2.Brunnstrom技术理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恢复阶段的特点;3.PNF的基本概念,PNF技术应用。(十)心肺功能训练1.呼吸康复常用的训练技术和方法;2.呼吸功能、心脏功能和有氧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十一)低频电治疗技术1.低频电疗法的分类及治疗作用;2.常见低频电疗法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3.低频电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十二)中频电治疗技术1.中频电疗法的种类及治疗作用;2.中频电疗临床操作方法;4.中频电疗法适应症与禁忌症。(十三)高频电治疗技术1.高频电疗法的分类及作用;2.短波疗法和超短波疗法剂量分级;3.短波疗法和超短波疗法临床应用操作技术;4.高频电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5.理疗仪器设备和技术安全。(十四)光疗技术1.红外线、紫外线治疗作用、临床应用;2.红外线、紫外线疗法的操作技术。(十五)超声波治疗技术1.超声波的定义及治疗作用;2.超声波治疗原理及治疗技术。3.超声波的临床应用;(十六)冷热疗法1.局部冷热疗法定义及治疗作用;2.冷热疗法的操作技术;3.冷热疗法的适应症、禁忌症。(十七)物理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1.物理治疗技术在骨关节病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原则与方法;2.物理治疗技术在神经病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原则与方法;3.物理治疗技术在慢性疾病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原则与方法。推荐阅读重磅!最新上体、大纲发布!首发
上体、新旧大纲对比细节重磅!成都体育学院专业课考试大纲发布关于上体新大纲指定参考书的答疑解惑最全15大院校运康参考书及大纲汇总重磅!西安体育学院年研究生招生简章发布!重磅!天津体育学院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发布!!重磅!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简章、考试内容及范围、专业目录发布!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医院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