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固然重要
首先你要学会了解ta
据统计:人的感官所捕捉的信息7%是来自两只耳朵。
用眼睛观察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完全不能忽略听觉的作用。
在遇险情况下,由其是在开放而广阔的空间中,听力会变得十分敏锐。对人体直觉系统而言,目力所及仅仅是一个狭窄方向的信息而耳朵则能捕捉四面八方的动静。
有些人具有良好听辨能力的人,对生源方向的判断极为准确,经验证失误仅为3-5度。
为使耳朵变得更好使,可以尝试将薄铁皮做成的卷弄或者厚实的纸卷贴近耳朵,增强其收揽声波的效果,如果没有这些材料,将手掌握成喇叭形放在耳边,增音效果也很明显。
置身野外,当听到自己毫不熟悉或者人为造成的声音时,行走或宿营的人应该立刻警觉起来,朝声源处侧耳细听,同时留在原地,不要采取任何肢体行动,在周围寻找合适的依附物,如:石头、断崖或独立的树木,静待这种声音再次出现,然后用指北针测定出它相对参照物的方位,一定要需找其他机会目测一下声音发源方向的具体情况。
多数人的听力范围表:
餐具碰撞声,可听清楚内容的谈话,咳嗽
——30-70米
轻快的敲击声,分辨不清谈话
——-米
斧头砍伐树木声
——-米
树木倒伏的声音
——米
深夜不明来由的叫声和敲打声
——0.5-1公里
林地上行驶的卡车声
——1公里
公路上行驶的卡车声
——2公里
汽车喇叭声,马嘶、狗叫声
——1-2公里
猎枪射击声(与地势有关)
——1.5-3公里
柴油发动机马达声
——3-4公里
汽轮或游轮大功率汽笛声
——7-10公里
开动的火车10公里
海上的灯塔发出的声音(依其功率)
——5-20公里
爆破或爆炸声
——12-15公里
安静的夜间能听到的飞机轰鸣
——30-40公里
人的听力在水上或有雾的空气中传播更远。
而距离很近的、由人发出的声音(衣服的窸xī窣sū声、衣服口袋里的金属器物的碰撞声等、鞋子的声音、脚踩在地面发出的声音以及粗重的呼吸声音等),却会影响聆听者的听辨能力。
尤其是当人咀嚼食物时,耳朵的听力会受到更大的干扰,虽然可以听到由风带来的较为响亮的声音,但已很难辨别其具体方位。
口哨的户外频率表:
持续一长确定方向
(确认方位,收到指令)
两短一长集合回房
(全队向哨音方向集合)
一短一长冲向战场
(全队出发、加速前进)
一短两长等待后方
(要求前队等待后队)
三短急哨求援信号
(有情况请支援)
三短三长三短我们现在危险(SOS)
提示:长时间带耳机会造成不可恢复的听力损害!
(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