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长毛”了?外耳道感染进入高发季,医生提醒——
夏季是外耳道感染高发季节,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从7月开始,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接诊的霉菌性外耳道炎患者数量增加了近1/。
7月1日上午,15岁的男生宁宁在携带他的妈妈刘女士的情况下,来到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李欣的诊室。最近几天,他开始出现耳痛和耳堵的症状,“耳朵不仅疼痛,而且听力完全受损。”经过询问得知,半个月前,宁宁曾前往水上游乐设施游泳后,回来后便开始感觉耳朵发痛。刘女士在附近的药店购买了消炎用的氧氟沙星滴耳液,自行给孩子使用了药物。然而,孩子的症状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耳朵不仅堵塞而且疼痛。
经过检查,李欣发现宁宁的左侧耳道被“长毛”,完全被霉菌堵塞。医生解释说,当水进入后,宁宁的外耳道感染了细菌。刘女士给孩子使用的抗生素类药物成功消灭了耳朵里的细菌,但同时也滋生出了霉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霉菌快速增长,并导致霉菌性外耳道炎。李欣使用了耳内镜等设备为宁宁清洗和清理外耳道,并为他开了适当的药物治疗。
在治疗室外,还有一位正在排队等待清理耳道的患者林航,被诊断出患有霉菌性外耳道炎。林航是一名大二学生,放暑假后去了川渝地区旅游,在当地尝试了独特的采耳服务,回来不久就感到耳朵不适。“林航的耳病是由于采耳工具的不洁导致了霉菌感染。”李欣解释道。
夏季是霉菌性外耳道炎高发季节,因耳道狭窄,高温湿润易滋生霉菌。外出游泳、洗澡时应使用耳塞或定制的耳膜防水,避免耳部进水。如耳部进水,可采用单脚跳跃法排水,或用细棉签轻轻吸水,切勿使用镊子、卡子、火柴棍等硬物清理。李欣提醒保持耳部清洁卫生,避免发生外耳道炎。
#图文新星计划#李欣同时指出,耳部耵聍能够保护耳道,通常情况下无需清理耳朵。但是,不规范的采耳活动可能会引起耳道损伤,并导致细菌、霉菌感染。如果出现耳痛、流水、听力下降等症状,医院专科就诊,不要自行购买抗生素滴耳液等药物,不正确用药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