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婴儿每天要哭大约3个小时,他们的啼哭除了代表着眼泪、声音、情绪等,有时还有不同的含义。每一位妈妈都是自己宝贝的特殊翻译,你能听懂宝宝的哭声吗?快来听听护理专家的解读。
纪文君
东院产科门诊
护士长
宝宝哭闹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方法
低音调,有节奏,先短后停的哭
——我饿了,快开饭吧!
大部分健康新生儿的哭是因为饥饿,宝贝会张开嘴向四周寻觅,一旦有人抱起,马上把头扎到怀里。饿哭的典型声效果是,低音调,有节奏,先短促哭一声,然后有个停顿,再短哭一声,再停顿,重复着一定的模式,直到宝贝被妈妈抱起来喂奶,哭声才停止,吃奶的时候会感觉特别满足。哼哼唧唧,小腿乱蹬的哭
——便便了,快给我换尿布!
如果宝贝哭声不太大,且哭时没有眼泪,两条小腿一个劲地蹬被或全身缓慢的扭曲,大多发生在睡醒或吃奶后。很可能是尿了,感觉不舒服。父母要及时更换尿布,清洗皮肤。
突然剧烈和大声的哭
——痛,有东西伤到我了!
如果你听到宝贝突然尖声哭闹,可能是因为宝贝的身体感到疼痛。要马上检查是什么让他不舒服或受伤了。看看是否床栏卡住了他的腿或脚,是否有头发或线头缠住了他的手或脚趾使血液流通不畅了,或者衣服标签划到皮肤等等。在确认没有问题后,适当地安慰安慰他,等他情绪稳定了再离开。不耐烦的带着颤抖音的哭
——别闹了,我要睡觉觉!
宝贝疲乏的时候会打哈欠,揉眼睛,如果你没有发现这些暗示,还一相情愿地哄他,逗他,宝贝就会大发脾气哭给你看!此时,妈妈应当赶紧让周围安静下来,把他放到小床上,拍拍他,让他尽快入睡。
熟睡时,四肢突然回缩,受惊吓样哭
——我还没长大!
主要出现在新生宝宝当中,原本安静沉睡的宝宝突然四肢(胳膊多见)短暂回缩,然后立马大哭,许多家长会归咎于受惊吓,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宝宝神经协调功能没有完全发育好,二是宝贝仍以为生活中子宫里,对外界环境不适应。这时应该给他熟悉的环境,比如妈妈的声音,心跳声,味道,抚摸,让慢慢安静下来,陪着宝贝一起慢慢地长大。
宝宝疾病性啼哭
1---宝宝在夜间睡不安宁,如同受了惊吓;哭时常呈睡状,闭着眼睛哭,同时肢体抖动,伴有枕秃,宝宝可能缺钙,需要补钙;
2---宝宝突然剧烈地哭闹,怎么也哄不住,哭闹时面色苍白,表情痛苦,呈屈腿卧位。过一会儿宝宝可玩耍或安静入睡,但间隔一段时间又再次剧烈哭闹,宝宝可能患上肠套叠;
3---宝宝发出尖叫般的哭声,脸阵阵青紫、四肢肌肉抖动。多有出生时窒息史或产伤,可能有脑出血或缺血性脑病;
4---宝宝哭声大而高,哭时总晃动头或抓耳挠腮,耳道里脓性分泌物,可能患上了急性中耳炎,外耳道疖肿;
5---宝宝连续短促的急哭,并口唇发紫,出气很费劲,有时还伴有发烧,宝宝可能患上了肺炎;
出现以上情况,医院进行治疗!温馨提示只要宝宝不是因为身体有异常情况,适度地哭一哭有益无害,有利于宝宝的胸廓和肺的扩张及发育,而且,宝宝啼哭是表达自己需求的方式,也是与人进行感情交流的方法。因此妈妈们不要一听见宝宝哭,马上就给喂奶,或采取其他办法止住啼哭,而是要细心辨别,判断宝宝的需求和表达的感情。
供稿:东院产科
编辑:文化宣传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