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
3月3日是个很特殊的日子——世界爱耳日。耳朵是我们最敏感的部位之一,也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我国有听力语言残疾的人占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听力损失与耳病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保护好我们的耳朵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向您介绍一些保护耳朵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药物时要谨慎,有些药物使用不当可能会对听觉神经造成不可逆的影响,用药需谨遵医嘱,切忌自作主张。
2、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咽喉炎等疾病可能会诱发耳朵发炎,导致听力障碍,所以,发现幼儿有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3、幼儿耳朵极其娇弱,听觉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且适应能力差,巨大的响声及嘈杂的噪音都可能使他们听力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所以要让孩子远离噪音污染。
4、避免异物入耳,游泳、洗澡时避免脏水进入耳朵,避免将小豆子、小球等塞到耳朵里,注意不要让幼儿模仿成人掏耳朵,如果用力不当,不仅会伤及耳道,还可能伤到鼓膜。
5、定期参加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在爱耳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爱护我们的孩子,让每一位孩子都能聆听这个美好的世界!
保护耳朵常吃的食物1.铁元素食物
注意铁元素的补充,能有效地预防耳鸣、耳聋的发生。
含铁丰富的食品主要有紫菜、虾皮、海蜇皮、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香菜、黄花菜等。
2.锌元素食物
锌虽然在体内含量很小,但其作用很大。每天要保证摄入15毫克锌,这样才能维持体内锌元素的平衡。
含锌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粗粮、坚果、蛋类、海参、牡蛎等。
3.维生素食物
维生素C、维生素E有提高人体歧化酶的作用,促进氧气的利用,改善末梢的血流量,能起到保护内耳的作用。这些元素主要含在各种绿色蔬菜和柑桔、核桃、花生中,只要平时常吃就行。
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医学研究发现,很多患耳鸣、耳鸣的中老年人,与血中钙的缺乏有密切关系。这类元素主要含在动物肝脏、蛋类、蘑菇、银耳中。
4.补肾的食物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
保护耳朵的方法1.防进水
游泳或洗澡、洗脸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水进入耳内。如感觉耳里进水,应立即侧耳单脚跳,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球棍轻轻放进去,把水吸出来。
2.不挖耳
有些小朋友爱用耳勺或发卡、别针等物掏耳,这是不好的习惯,应避免。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3.合理饮食
维生素B1、B2、B6和维生素C能保护听觉细胞,可适当补充维生素补充剂,也可多吃粗粮、瘦肉、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
4.防药物中毒
药虽然能治病,但有些药有很强的负作用,吃的量过大或不适当,会造成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此,小朋友吃药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数量和时间服用,千万别多吃乱吃。耳疼医院检查。即使没毛病,每年也应去体检一两次。
5.不戴耳环
有些小女孩喜欢扎耳朵眼,佩戴耳环、耳坠等装饰物,这对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嫩,上边挂个金属物,玩时容易将耳朵拉扯坏。
耳聋原因疾病
可导致耳聋的外耳疾病有耵聍栓塞、外耳道闭锁、外耳道炎症肿瘤导致的外耳道狭窄等。可导致耳聋的内耳疾病有各种急、慢性中耳炎、中耳肿瘤、鼓膜外伤、听骨骨折或脱位、耳硬化等。可导致耳聋的内耳、听神经及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的耳并发症,象流行性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猩红热、风疹等,除了可导致氧性中耳炎而使听力减退外,还会侵犯内耳及其传入径路,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另外,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迷路炎、膜迷路积水、颞骨骨折、听觉外伤、听神经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或痉挛也是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主要因素,老年性耳聋属于此类。
抗生素致聋
选择性内耳毛细胞中毒学说:全身或局部用药,药物均可达内耳淋巴液,高浓度药物蓄积可使内耳感觉毛细胞首先中毒受损。毛细胞先于邻近细胞受损害的现象,与其它药物选择性地作用于其它活细胞的情形相似(如碘易积蓄于甲状腺组织,青霉素可选择性地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动物实验表明,接受大剂量庆大霉素肌注后,起先豚鼠内耳淋巴液中的庆大霉素药物浓度低于血清浓度,两周后其内耳淋巴液出现明显的药物蓄积、排除缓慢现象。与此同时,豚鼠听力明显下降,毛细胞出现病理改变。此实验证实了累积性耳中毒的发生机理。庆大霉素对肾脏也有毒性损伤,使庆大霉素从内耳液排出更加缓慢而加重中毒。
血-迷路屏障学说:鉴于人体血-脑屏障能阻止许多毒性药物进入脑组织,因此可能存在血-迷路屏障。血-迷路屏障是保证内耳特殊功能所必需的重要系统,它通过弥散、超滤、渗透、类脂的可溶性、特殊组织的亲和力和内耳组织代谢活性来达到内耳内环境的稳定性,以阻止耳毒性药物进入内耳。一旦耳毒性药物损害了这一屏障的功能,使高浓度的耳毒性药物得以蓄积于内耳淋巴液中,就会发生毛细胞的损害。动物实验结果也支持这一学说。
抑制蛋白合成学说:一些学者对猫进行了电镜研究,发现中毒细胞的受损结构是能合成蛋白质的细胞核和核糖体,认为耳中毒生化机制可能是蛋白质合成障碍,毛细胞内出现错码的蛋白分子,逐渐取代了正码的蛋白分子,因而使毛细胞发生损害,这也叫作蛋白质错构学说。
干扰细胞代谢学说:有研究发现,耳毒性药物可干扰内耳细胞的正常代谢,使其发生紊乱,主要作用于ATP酶系统的特殊抑制,进而使内耳淋巴液离子含量改变(钾离子减少,钠离子增多),因而损害了内耳结构,造成功能障碍。
变态反应学说:耳毒性药物所致的听力和前庭功能障碍,主要是机体敏感性和过敏反应所致,其次是药物过量所致中毒反应。有学者认为,影响血-迷路屏障的难易程度,可能是个体差异的原因。耳中毒的易感性常表现有家族遗传性。
抗生素中毒
由于抗生素类药物剂量过大或者病人对该药有特殊的敏感性,在用药后出现的耳聋称为药物中毒性耳聋,其中以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而导致的耳聋较为多见。据报道,中国聋哑儿童有好几百万,其中约近半数因抗生素药物中毒所致。这当中,有一部分患儿是因为母亲在妊娠期或哺乳期用药不当造成的。
能引起耳聋的抗生素,称为耳毒性抗生素,常见的有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它们能损害听觉神经与肾脏功能。在人群中,每人中有1~3人对此类抗生素毒性特别敏感,他们只要应用少量抗生素即可中毒,这显然和他们的特异性体质有关。
耳机听音乐
喜欢用耳机听音乐、习惯大声听热门歌曲、常到舞厅跳舞、工作环境嘈杂、曾经感染过中耳炎的年轻朋友请小心:请尽早做听力检查,以免深陷耳聋危机而不自知。根据权威医学期刊《刺络针》的报导,经常处在噪音充斥的环境中,听力容易受倒伤害。但是最糟糕的就是直接用耳机听音乐,长久如此,将造成无法避免的耳聋问题。这项研究是根据法国一千多位入伍新兵体检之後而发现的结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爱用耳机听音乐是最容易导致听力丧失的主因,听力损失指数约为3;如果曾经罹患中耳炎,听力损失指数将提升至11,也就是说耳聋的危险性将大大增高。怀疑自己的听力越来越差,请快到耳鼻喉科医师处做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