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天气:阵雨转多云 温度:23°C-31°C
近日,医院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张薇接诊了一名患者。
患者自从去海边游完泳,
就觉得耳朵不对劲,
刚开始以为是耳朵进水了,
并没有很在意。
谁知几天过去了,
耳朵的不适感还是没有消退,
又痛又痒,医院检查。
张医师用耳道内窥镜检查后发现,
患者耳朵中居然有一条
还在蠕动的白色小虫!
!!!
医生有话说
“从夏天以来,耳道不小心进虫子的患者不少,有蜱虫、飞蛾、苍蝇、蟑螂等。”张医师介绍,“因为天气炎热,各种飞虫活动较为频繁,外出要注意防护;在房间里进食要及时清理,避免蟑螂等虫子繁衍。如果不小心飞虫进入耳道,可以第一时间滴上几滴食用油,将虫子闷死在耳道内,然后立即就医。”
耳道真菌感染
多发病
耳
除了飞虫入耳等外耳道异物病人,耳鼻咽喉科碰到更多的是耳道真菌感染的患者。据张医师介绍,有时候一天能接诊十几例。如果说耳道进虫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那耳道真菌感染则是可以避免的。
张医师说:“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外出泡脚洗头,然后顺便让服务员掏掏耳朵。这的确很享受,但却很容易埋下祸根——引发外耳道霉菌感染。通俗点说,就是你的耳朵发霉了。”
不少洗头洗脚店对掏耳勺等物品消毒不严格,一般只是单纯用酒精擦擦了事。但像霉菌这一类病菌,酒精并不能使其灭活。当人体抵抗力下降,霉菌便会犯上作乱,引发外耳道真菌病。
外耳道真菌感染性疾病轻者没有不适症状,有症状者一般感觉耳痒难耐、耳胀、流清水或黄水,有时可伴有耳痛、耳鸣;鼓膜穿孔的患者以及中耳乳突术后的患者可以伴有流脓症状,严重者分泌物和霉菌堵塞外耳道引起较重的听力下降。
外耳道真菌病病程长,易复发,病人常常苦不堪言。但是,只要平时注意个人卫生,患病后主动配合医生进行正规的治疗,还是能将疾病治愈的。
哪些人易患外耳道真菌病?
1.全身性慢性疾病的人群。他们往往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全身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
2.患有中耳炎反复流脓、外耳道湿疹或者经常游泳的人群。
3.部分患者有反复挖耳的习惯,而且牙签、钥匙、火柴、树枝等等在Ta们手中均能变身为“挖耳利器”。这样的不良习惯导致耳道皮肤屏障被破坏,为真菌感染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看上去小小的耳道,中间的学问可不小。
张医师友情提醒:不管有何不适,医院治疗,不可偏听偏信民间的偏方,从而耽误病情,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end——
来源
诸暨医院
编辑
向前
诸暨的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统统尽在诸暨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