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鼓管功能的检测方法简介

咽鼓管又称欧氏管,此处的“咽”是指鼻咽部,“鼓”是指中耳鼓室,它的一端在中耳鼓室的前上壁(又称咽鼓管鼓室口-简称鼓口),另一端则在鼻咽部(咽鼓管咽口-简称咽口),是连接中耳鼓室与鼻咽部的通道,所以被称为咽(鼻咽)鼓(中耳鼓室)管。咽鼓管非直线的管状,呈弯曲状,长约3.5~3.9cm,由软骨部与骨部两部分所组成。在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最窄--称峡部,咽鼓管的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咽鼓管维持保护中耳腔的正常生理功能,包括:

(1)保持中耳内外气压平衡。

(2)平衡中耳和外耳的气压,保持鼓膜的张力和正常振动。

(3)引流作用。

(4)防声作用。

(5)防止逆行感染等。

咽鼓管功能障碍常常会导致分泌性中耳炎或后天原发性胆脂瘤,也会影响中耳手术的成功率。

关于“耳朵”的科普文——咽鼓管的解剖和功能

《咽鼓管功能的检测方法简介》

如何判断咽鼓管的功能是否正常呢?检测的方法都有哪些呢?临床上对咽鼓管功能检查方法甚多,一般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两类检查法,各具特点。定性检查法简单易行,但不能精确测定咽鼓管的功能状况和障碍程度,临床上常用的咽鼓管功能定性检查方法有吞咽试验法、捏鼻吞咽法(Toynbee法)、咽鼓管吹张法(Valsalva法、波氏球吹张、咽鼓管导管吹张法-半定量)、鼓室滴药法、荧光素试验法、咽鼓管造影法、气压舱法、咽鼓管内镜检查法等。定量检查法需要通过一定的仪器设备,能较准确地测定咽鼓管的功能,但其设备价格昂贵及操作较为复杂,目前在临床上尚难广泛运用,只医院开展,定量检查法包括声导抗测试和咽鼓管测压法(TMM)。

1、吞咽试验法

吞咽试验法是评估咽鼓管通畅否的最简便方法。具体步骤法:

1)受检查者用拇指及食指捏住双侧鼻翼,封闭鼻腔前份,同时做吞咽动作,感觉是否有咽鼓管开放时的“咔哒”声。

2)将咽鼓管听诊管的两端分别插入检查者与被检查者的外耳道内,然后嘱被检查者捏鼻作吞咽动作,被检查耳咽鼓管通畅时,检查者和被检查者均可从听诊管内听到一短促的柔和的“噗、咔哒和呲呲”的响声。

2、咽鼓管吹张法

包括捏鼻鼓气(Valsalva)法、波氏球(Politzer-又称咽水打气法)和导管吹张法三种。

1)捏鼻闭口鼓气:嘱患者吸气后,以手指捏紧两侧鼻翼、闭嘴、用力鼓气,使咽部空气冲入鼻咽部的咽鼓管咽口,嘱患者是否咽鼓管通畅有气流冲出耳道。

2)波氏球吹张法:患者口中含小口水,以咽鼓管吹张皮球的橄榄头塞于患者一侧鼻孔,以手指压紧另一侧鼻翼,要求密闭鼻腔,嘱患者咽水,同时急捏波氏球球体,空气可冲入咽鼓管咽口内,如咽鼓管通畅,气体可进入鼓室。

3)咽鼓管导管吹张法:有经验的医生可以采用盲法,也可在鼻内镜辅助下完成,患者取坐位,鼻腔粘膜行地卡因表面麻醉减轻疼痛感,清洁鼻腔分泌物后,在鼻内镜下将咽鼓管导管弯头(45°)向下沿鼻底徐徐插入,达鼻咽后壁时,再转向外侧45°,将导管插入咽鼓管咽口,用吹张球经导管注入空气,同时用听诊管听音,可表现为“无声、噗、咔哒和呲呲声”,以检查咽鼓管通畅与否。

4)中耳负压治疗仪(邦耳适),此类设备检查咽鼓管功能原理与波氏球吹张法相类似,只不过不用手动,而采用电动加气。

3、鼓室滴药法

该法仅适用于鼓膜穿孔的患者,将有特殊颜色或特殊味道的药液滴入或注入鼓室,请患者做吞咽动作,并告诉检查者咽部是否有苦味及发生的时间,也可使用内镜观察咽鼓管咽口是否有颜色的液体流出,来判断咽鼓管通畅否。

鼓膜穿孔

4、鼓室滴药+咽鼓管吹张

鼓膜穿孔的患者可在鼓室腔注入滴耳液的同时行捏鼻鼓气,观察是否有气泡从咽鼓管鼓口方向冒出,患者也可以听到气泡破裂声,以判断咽鼓管是否通畅。

5、荧光素试验法

方法基本同鼓室滴药法。鼓室内加带荧光素的液体,然后观察鼻咽部咽鼓管咽口是否有荧光物质的液体经咽鼓管流出。

6、咽鼓管造影法

用碘水或碘油注入鼓室,对鼓气耳镜外耳道密闭加压打气,碘水通过咽鼓管进入鼻咽部。

7、气压舱法

此方法用于航空和航天人员的体格检查,判断咽鼓管在气压变化时咽鼓管的功能调节能力。测试在密闭的气压舱内完成,逐渐降低舱内的气压后,再逐渐恢复其气压,了解受试者在气压改变是否会导致功能障碍,引起耳痛、耳闷等,另外观察鼓膜有无充血、内陷等。

8、声导抗检测咽鼓管功能

声导抗主要是通过声导抗测试中鼓室图中声导纳峰压点的动态变化,来综合评估咽鼓管对中耳气压的调节功能状态。根据鼓膜是否有穿孔操作和判断方法略有不同。

1)鼓膜完整时

鼓膜完整时吞咽试验、咽鼓管吹张结合声导抗峰压是否变化判断咽鼓管通畅否:当鼓膜完整时,吞咽动作可改变咽鼓管功能状态,开放和闭合,中耳腔的压力或发生改变,因此可在做吞咽动作时观察鼓室声导抗峰压的动态变化,可以了解咽鼓管功能。

鼓膜完整

2)鼓膜穿孔时--正负压平衡测试法

鼓膜穿孔下的声导抗测试咽鼓管功能的方法又称为正负压平衡测试法。当鼓膜穿孔,如将外耳道密封并给以正压或负压,咽鼓管功能正常时受试者可通过吞咽动作,使咽鼓管两侧的压力达到平衡。测试时通过密闭的外耳道将鼓室压力升至一定程度(正常值为+daPa)时,咽鼓管可被动开放,鼓室内压力会迅速降低,当下降到一定程度至平衡点时不再下降,此时让受试者做数次吞咽,鼓室压力会随着吞咽呈阶梯式继续降低,当和外界压力平衡时不再变化,我们称之为正压平衡。同理,我们向外耳道加负压,此时咽鼓管塌陷,再嘱受试者做数次吞咽,鼓室内压力会呈阶梯式上升,当和外界压力平衡时不再变化,称之为负压平衡。

鼓膜穿孔

咽鼓管异常开放特殊情况时,表现出的咽鼓管对鼓室测量曲线图的影响又不同,捏鼻鼓气法在行吹张前,声顺幅值即在基线水平出现锯齿样波,不规则上下波动。做咽鼓管吹张后,仍可以看到明显的声顺幅值的下降,只不过幅值较咽鼓管功能正常者低而已。咽鼓管功能正常声顺值下降后需要做吞咽动作,也就是咽鼓管开放后,幅值回复到基线水平,咽鼓管异常开放者不需要做吞咽也可马上恢复至基线,说明咽鼓管始终处于开放状态,不受吞咽的影响。

9、咽鼓管压力测试(TMM)

咽鼓管球囊扩张手术的开展,需要有客观的较准确的咽鼓管功能障碍,评估方法和数据,咽鼓管功能评分是目前相对来说最适合的方法,优点是准确性高,可重复性强,但局限性就是设备较贵,需专人测试,广泛开展尚待假以时日。

咽鼓管功能评分包括客观测量指标咽鼓管测压和主观测量指标捏鼻鼓气和捏鼻吞咽。TMM由Esteve等进行改良,当咽鼓管开放和进入中耳的气体压力可被处于封闭状态的外耳端的压力传感器记录下来。在吞咽动作时,经鼻咽部分别给予3个指定压力值(30、40及50mbar)。在实验中可显示是否存在可记录到的咽鼓管开放,如记录到咽鼓管开放,系统可以计算出咽鼓管开放指数或称R指数,公式:R=P1-C1/C2-C1(P1为耳道感受到压力起点,P2为耳道感受到压力峰值,C1为鼻咽部或吞咽时感受到压力起点,C2为鼻咽部或吞咽时感受压力峰值)。咽鼓管功能评分即为5项评分之和,其中每项各占2分,根据不同的表现得分(0,1和2分),总分10分,临床上6分是个临界点,低于6分常常需要行咽鼓管球囊扩张。

10、咽鼓管内镜检查法

纤维鼻咽镜和电子鼻咽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咽鼓管咽口及其周围情况。

鼻咽镜显示咽鼓管咽口(箭头)

鼻咽镜显示咽鼓管咽口(箭头)

咽鼓管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咽鼓管软骨部和骨部,或从咽鼓管咽口逆向观察鼓室内的结构,从80年代开始出现,但由于种种原因,在临床工作中并未普及。

11、影像学检查(咽鼓管的CT检查)

经颞骨CT或鼻咽部CT可以显示咽鼓管的鼓口、咽口、软骨部和骨部,了解是否有狭窄、堵塞或被肿物挤压等。

综上,咽鼓管的功能测试项目繁多,从最简单的捏鼻鼓气、捏鼻吞咽法以及鼓膜穿孔的中耳炎行鼓室滴药法,到复杂的TMM法,医生医院的条件,酌情选择,如果无法很好的完成准确的咽鼓管功能评估,建议推荐患医院就诊、评估和治疗,所有的检查和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
只看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tianf.com.com/wdgr/35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