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在线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
第期
作者
杨连琦,王坤,姜鹏,马宁
单位
首都医科医院
本周我们汇报一例基底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具体如下。病例详情
本周我们汇报一例基底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血管内介入治疗过程,具体如下。
患者,女性,63岁,主因“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伴间断头晕10个月”入院。
10个月前患者突发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伴头晕,医院,行头颅DWI:脑干多发梗死(图1)。
图1
予以内科药物保守治疗,仍遗留言语欠流利,左侧中枢性面舌瘫,反应迟钝,血管造影提示基底动脉支架术后,重度狭窄(图2)。
图2
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
既往因后循环区域脑梗死(图3)医院,考虑基底动脉狭窄系责任血管,予以支架治疗(Wingspan支架,具体尺寸不详)(图4)(-4-21)。
图3
图4
支架术后当日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予以再次血管内开通治疗,具体不详(图5,6)。
图5
图6
支架术后6个月复查血管造影提示支架内再狭窄(-12-02)(图7),因患者无症状,未予血管内干预治疗。
图7
支架术后2年,患者出现头晕,就诊于我院,CTA和血管造影提示基底支架内再狭窄(图8,9),予以球囊扩张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残余狭窄率约20%(图10)。
图8
图9
图10
此外患者近期诊断高血压病和糖尿病。
查体:左侧中枢性面舌瘫,构音障碍,余体征阴性。
入院后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拜阿司匹林mg1/日+氯吡格雷75mg1/日)、降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1/日)。
TEG:AA96%,ADP56.3%。
术前讨论
●1.手术指征:患者10个月前发生后循环梗死,结合病史考虑基底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系卒中原因,有血管内介入治疗指征。
●2.治疗策略:拟选择单纯球囊扩张。
●3.相关风险:穿支卒中,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等。
治疗过程简述
全麻下右股动脉入路,将6F导引导管放置至左椎动脉V2段远端。造影显示基底动脉支架术后重度再狭窄(图11)。
图11
将Transend(0.”,cm)微导丝,越过狭窄段,头端置于左小脑上动脉(图12)。
图12
沿微导丝分别送入Gateway(1.5mm×15mm及2.0×15mm)依次扩张(图13,14)。
图13
图14
撤出球囊造影显示支架远心端造影剂瘀滞,考虑夹层(图15)。
图15
观察10分钟重复造影无变化后结束治疗。
术后复查头CT未见出血(图16)。
图16
术后CTA:基底动脉支架通畅(图17)。
图17
术后患者自觉反应增快。
讨论
支架术后再狭窄推测与病变进展或内膜增生相关。本例患者术后2年出现症状性再狭窄,在我院予以球囊扩张治疗。本次系支架术后9年再次因症状性狭窄予以干预。类似病例我们也是首次碰到。因支架术后再狭窄程度重,选择小球囊(1.5mm和2.0mm)依次扩张,以避免较大直径球囊潜在血管损伤风险。扩张后支架远端出现夹层,经观察未影响前向血流,故未进一步处理。本例患者远期疗效还待随访。
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区讨论关于本病例的看法~
往期精彩回顾
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