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宝宝7个月了,总是抠耳朵,每次都抓得通红甚至破皮,不知道什么原因?
”
宝宝有抓耳朵、抠耳朵、摇头、拍头等习惯,生理性原因居多。
这与宝宝的双内耳发育不成熟,出现平衡上的轻度异常有关。就像成人坐飞机,感觉耳内有异物一样。
有些宝宝在乘车时会哭闹、呕吐、晕车。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双内耳功能逐渐成熟和对称,1岁以后会有所好转。家长可以带孩子去玩转椅或荡秋千,有助于内耳平衡能力的快速成熟。
有些抓耳朵,可能是疾病!
宝宝抓耳朵、抠耳朵,也有可能是患了外耳道湿疹、中耳炎、耳朵进异物、有耳垢等原因。
1、外耳道湿疹
表现:耳道有皮疹、糜烂、渗出,烦躁不安
宝宝躺着喂奶、喝水或洗澡时,液体进入耳朵,造成轻度感染,表现为渗出的液体淡黄稀薄,有异味和瘙痒感。还有些宝宝对一些物质过敏,比如对乳类蛋白质过敏,从而出现湿疹。
处理方法:去掉过敏原+药物治疗
常见过敏源为牛奶、鸡蛋、大豆、鱼虾等,如果怀疑牛奶过敏,可采用抗过敏配方奶粉治疗2~4周,确定过敏原因。
严重湿疹往往有局部继发感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化可的松+红霉素治疗。
2、急性中耳炎
表现:鼻塞、咽喉痛、哭闹、发热
如果宝宝除了抓耳朵,还哭闹不止,流鼻涕、发烧、拒绝吃奶,早上起床的时候还能看到耳朵里有液体流出,说明可能患了急性中耳炎。
处理方法:到医院治疗
不建议自行用药,以免宝宝未得到彻底痊愈而留下后遗症。急性中耳炎如有疼痛,应该先用消炎止痛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少疼痛。
3、耳朵进异物
表现:哭闹、耳道皮肤发炎、糜烂
异物会让宝宝感觉不适,异物较大时,会引起耳痛、耳道感染,甚至影响听力。
处理方法:不建议自己处理
自己掏,有可能会越掏越深。
4、耳垢过多
表现:外耳道有黄褐色、粘稠的油状物或干硬块
一般情况下,耳道有自洁功能。但有些新生宝宝的外耳道耵聍腺分泌比较旺盛,而且外耳道相对狭长,耳垢不容易排除。
处理方法:用婴儿专用棉签蘸水掏
如果宝宝耳垢肉眼可见,比较浅,可用婴儿专用棉签,蘸水轻轻掏一掏外耳道取出,注意动作要轻。
如发现宝宝反应迟钝,对声音反应不敏感
请及时检查听力,保护孩子听力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