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功了!!!
终于把家里的蟑螂都消灭了
喜!大!普!奔!
因为蟑螂这种四害之一,
实在太恶心、太烦人、战斗力太强了!
(接下来,这是一个,谁看到都会狠狠共情的图)
如果出现一只蟑螂你不在意
那么很快你家里就会出现一堆蟑螂
它们在衣柜里、抽屉里、冰箱里、缝隙里、某个盒子里...到处乱窜,以及留下一堆便便。
白天的时候还好,家里看着干干净净的。
等晚上下了班,或者半夜起来上厕所,一开灯,一地蟑螂乱爬,密集恐惧症都犯了。
为何蟑螂生命力如此强?1、砍完头之后它还能继续活着
实际上,蟑螂即使没有头部,它身体的其他器官还能照常工作,在系统中最多生活一个月。要知道,这一个月的时间,蟑螂可是什么都能做,包括繁殖。所以这也是很多杀虫剂都没有效果的原因。
其次就算你用脚将小强踩得稀巴烂,人家体内的卵照样还能孵化。要不说这蟑螂是一个群体意识很好的物种嘛,当你踩死一只蟑螂的时候,如果附近出现了更多的蟑螂,那么很有可能被踩死的这只蟑螂是一只雌性蟑螂。
其他蟑螂闻到这种特殊的气味后,便会将被踩死的尸体运回巢穴之内。这时体内的没有被破坏的卵鞘也会随着尸体一同被带回去,它们仍旧能继续存活下去,重获新生,一般只需要几天,这些卵就能够发育成新的虫体。
2、繁殖速度快
雌雄蟑螂交配后,雌性蟑螂的尾部就能够产生一个卵鞘,卵就在其中。一只雌性蟑螂少则产10个卵鞘,多则40个,每个卵鞘里面呢,少则孵出10只蟑螂,多则孵出50只蟑螂。
这种卵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一般经过20-0天就可以孵化成功,如此算来,一年中一只蟑螂就可以生产上万个卵。如果是繁殖能力更强一些的德国小蠊,一年便可产出十万多只后代。
另外不同的地区,蟑螂的种类不同,繁殖能力也有些许不同,但是同宗同源,繁殖能力也差不了多少。
家里就算打扫的一干二净,蟑螂也有“孔”可入蟑螂是常见的室内害虫,让我们感到非常不安。
为何它们总会出现在我们家中呢?
事实上,蟑螂有许多途径可以侵入我们的家庭,并在那里繁殖成为害虫。
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蟑螂是如何进入我们的家中的。
一、你收快递买东西时带进来的(跟卫生没半毛钱关系)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一脸懵逼,我收快递时也没发现有蟑螂啊,那是因为它藏在纸盒子包装的缝隙里,你很难发现它,看下图:
你买的所有东西在没有送到你家之前它们需要几个流程,
一般是:生产厂家→总经销商→区域经销商→网店商家→各城市快递点→你家。
中间环节只要有一个地方有蟑螂它们就有可能藏在纸盒子包装缝隙里来到你家,而且蟑螂简直是太爱纸盒子这种材质了,中间的小缝隙就是蟑螂完美的家,在里面住着太舒服了,而且纸盒子的纸屑还能当蟑螂食物。这也是为什么物流越发达的大城市蟑螂越多的原因。
二、从邻居家来的(跟卫生也没关系)
因为整个楼的邻居家管道都是相通的,如果邻居家比较多它就有可能顺着管道入侵到你家。
需要注意的是,从下水管道、地漏入侵的蟑螂大多是各种大蠊,也就是来自南方的大蟑螂,小蠊一般不会从这些地方入侵。
蟑螂就是这样来到了你家。不管你家是住1楼还是24楼,不管你家卫生是好是坏,都不会影响小强的到来。
警惕蟑螂钻进耳朵!可能造成感染甚至听力丧失!这个季节有四种东西最多
蚊子多、白蚁多、蠓多
当然,最最最多的还是蟑螂!
蟑螂几乎无孔不入
浴室、下水道、厕所
甚至……人的耳朵……
并且蟑螂一旦钻进人耳,会在耳道里来回爬动。
人感觉到后,会试图借助各种工具将其从耳朵里清理出来。
通常会选择棉签或者掏耳勺,但是使用这些工具可能会将蟑螂在内耳道里越推越远!
狭窄的内耳道和工具的挤压常常会导致蟑螂被挤死,这时它的尸体和体内的细菌就被遗留在了耳朵里,这些细菌会造成人耳的感染,严重时可以造成鼓膜破裂导致耳聋!。
有些人会用镊子将耳朵里的蟑螂夹走,这样比在耳朵里乱捅要好不少,但是如果操作不当,在拖拽蟑螂的时候,被它腿上的刺割破耳膜,可能会使人丧失听力。
安全起见,察觉蟑螂钻进耳朵后,第一件事应该是去看医生。
*那么,蟑螂为什么喜欢往我们的耳朵里钻?*
众所周知,喜暖爱潮是蟑螂的最主要的两大习性,
可是人耳虽然很温暖,但是并不潮湿,为什么蟑螂还往里面爬呢?
难不成它还有探险的癖好?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蟑螂的饮食习惯入手,蟑螂喜欢吃什么?吃面包、喝啤酒、舔奶酪,尤其是这种有挥发性气味的发酵食品对蟑螂的吸引可是更大,蟑螂一闻到都走不动道,这种味道就是挥发性脂肪酸的味道。
好巧不巧,人的耳朵竟然也会释放出这种味道,所以蟑螂就非常容易被它吸引,然后钻进去。
此外狭小的空间也是蟑螂的最爱,那么耳洞里面不光有脂肪酸的味道,还有更加密闭、黑暗、狭窄的空间,蟑螂自然也会向里面爬。
再加上蟑螂喜欢在晚上转悠,睡觉时人会维持一个姿势不动,所以蟑螂将目标锁定在已入睡的人身上。
宝宝被蟑螂叮咬的话,可能会存在哪些“潜在危害”?所以现在就来科普一下,宝宝身上如果被蟑螂爬过或者咬过的话,可能会存在哪些“潜在危害”?
: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如果孩子晚上被蟑螂叮咬后,身上也会觉得很不舒服,醒来后,再安抚孩子入睡,也会很困难,有的宝宝可能“已经充好电了”,电力十足要等到玩累了才肯去睡觉,这样一折腾家长也没得睡了。
反反复复多来几次,不仅影响孩子的睡眠和发育,也会影响家长的睡眠质量。
:影响孩子的皮肤
孩子因为被蟑螂叮咬之后,忍受不了,用手去抓绕,从而很容易把皮肤抓破,有的伤口刚好,宝宝又用手去抓绕,这样皮肤容易被感染,可能还会留疤,影响宝宝的颜值。
:可能会传染疾病
有科学家在很久之前就发现,蟑螂是能够传播疾病的。
虽然蟑螂本身并不脏,甚至还有药用价值,但是蟑螂喜欢躲藏在阴暗潮湿的垃圾堆、污水沟、厕所等场所穿梭,喜欢吃霉烂腐败的食物,而且边吃边排便。
正是因为蟑螂的这些习性,导致它们容易把病菌传播开,人们食用或接触了蟑螂污染过的食物或餐具等,就可能引发疾病;
如果蟑螂爬到宝宝的身上,那么很有可能会通过体液传播的方式,将病毒感染到宝宝的身上;宝宝抵抗力自然比不上大人,后果不堪设想!
立秋后,蟑螂会更加活跃!蟑螂和蚊子一样,怕冷也怕热,喜暖爱潮是它们的重要习性,立秋之后的温度、湿度都非常适合蟑螂的繁殖。
蟑螂在每年的7~9月之间最多,这段时间它们繁殖最为旺盛,同时也是灭蟑螂的主要季节。
蟑螂活动的适宜温度为20~0℃。低于15℃时,绝大多数不动或微动;高于7℃时呈兴奋状,超过50℃时死亡。
蟑螂的季节消长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同一虫种在不同地区可表现不同的季节分布。
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蟑螂通常始见于4月,7~9月达高峰,10月以后逐渐减少,直至消失。当温度低于12℃时,便以成虫、若虫或卵在黑暗、无风的隐蔽场所越冬。
蟑螂的活动和繁殖,和其他昆虫一样,受温度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蟑螂的季节消长就是因气温变化而表现的种群或群落的数量变化。
此外,这段时间大部分地区降雨频繁,湿度较大,也很符合蟑螂繁殖的需要。因此,立秋后正是蟑螂最为活跃、开始大规模“逞凶”的时期。
遇见蟑螂不能踩,会越踩越多!蟑螂不但看上去让人感到恶心和害怕,而且还脏。
蟑螂可携带致病的细菌、病毒、原虫、真菌以及寄生蠕虫的卵,并且可作为多种蠕虫的中间宿主,目前已证明蟑螂携带约40种对人体有害的细菌。
看到蟑螂,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踩死它,踩死它,踩死它!
快停下!这样做是错的!
蟑螂不能用脚踩的原因如下:
第一个原因:蟑螂卵有一层保护壳,所以即使蟑螂死了,但是蟑螂卵还会存在,直接踩死会导致蟑螂卵随着踩踏挤压出来,并且孵化成蟑螂。
第二个原因:蟑螂的神经结构十分特别,它没有任何痛觉,也没有血压,即使踩死了,失去头部也能存活一周左右的时间。
第三个原因:蟑螂本身就带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直接踩死之后,细菌和污垢会粘在鞋子上面,会将这种细菌带去家里各个角落。并且蟑螂死后还会散发出气体,会召唤大量的蟑螂吃掉自己的尸体。
所以大家发现蟑螂千万不要直接用脚踩死,这个方法很容易导致家里蟑螂再次泛滥。
打不死的小强为何那么强?蟑螂的强大主要体现在强大的繁殖能力和强大的生命力。
一只成熟的雌蟑螂每隔7-10天即可产出一只含有14-40粒卵的卵鞘,一年可繁殖近万只后代,最多可达十万只,在极端条件下没有雄蟑螂时,雌蟑螂也能产卵。
如果你白天也能见到在家里看到行走的蟑螂,那说明你家的蟑螂已经非常多了,
一般家常见的几种蟑螂都是夜行性的,白天都躲在各种缝隙当中,只有家里的缝隙都容不下蟑螂了,他们才会迫不得已白天出来晃荡。
不仅繁殖能力强,它还“杀不死”。
从身体结构上来讲蟑螂有特殊的呼吸系统,它并不靠肺出力,而是依靠气管,气管与各呼吸孔相连,通过腹部肌肉的有节奏收缩促使空气直接进出体内,实现二氧化碳与氧气的交换,哪怕将蟑螂置于无氧环境中也能存活40分钟。
因为身材小巧、灵活,且相对肌肉力量强大,蟑螂可以无视地球引力,攀爬、飞行样样精通,轻盈的身体甚至都不用担心跌死。
不过也有特殊情况,粘性物质表面对它们而言十分危险,一旦粘住就无法自拔了,所以蟑螂贴都是粘性的。
蟑螂的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属于杂食性动物,但食物涉猎之广令地球上大多数生物都汗颜。
任何有机物都吃,凡是能啃食的东西都凑上去啃。
而且还进化出了强大的免疫力,哪怕再肮脏、腐烂的地方,对人类而言满是致命细菌的地方,他们都能顽强生存。
蟑螂还特别抗饿,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能活一个月,就算没有水,也能生存一个礼拜,哪怕断了头还能浪荡三五天。哪怕是对绝大多数生物都能造成致命打击的核辐射,在蟑螂面前也不值一提。
赶紧去检查!!蟑螂正藏在这些地方疯狂繁衍……蟑螂喜欢潮湿阴暗,常常聚集在靠近食物和水源的地方。找蟑螂窝,可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