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偏旁部首里的京味儿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说起北京的京味儿,

就会想到:

北京的胡同、北京的吃食、北京曲艺杂耍儿等等

虽说那么广,但是北京人一开口说话,

那才是北京的京味儿最直接的表达。

日常用语,土语俗语、俏皮话、歇后语、

真是太多了。今儿咱们说点这新鲜的,

偏旁部首的“京味儿”您有点印象吗?

作为北京人,咱打小儿在学校学习,都讲普通话吧。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

识字时可真是京味儿弥漫了整个学习的记忆。

到今儿都忘不了。

单人旁叫“单立人儿”

走之旁叫“走之儿”反犬旁叫“犬犹儿”绞丝旁叫“乱(làn)绞丝儿”竖心旁叫“竖心儿”

示字旁叫“示补儿”

反文旁叫“反文儿”耳刀旁分“左耳刀儿”“右耳刀儿”土字旁也叫“提土儿”

好亲切啊,细想小时候老师一激动了,

真的就这么脱口而出了,

所以啊,到今天都还能记得。

有的,听起来也俏皮,按现在话说就是“接地气”。

戳刀儿,立刀儿,

血墩儿,皿墩儿,

建之儿,衣补儿

宝盖儿,秃宝盖儿,

穴(四声)宝盖儿。

张寿臣老先生的相声:

这匾写的是義氣千秋,你瞧那“千”字儿,

瞧那千字儿那“三点水儿”

还有,

软耳刀,硬耳刀,

卧人儿,竖心儿,

草字头儿、土墩儿,

羔—秃尾巴羊加四点底儿……

看到这,大家不妨一起念出声来~才更有味儿。

现在回想当时学习的时候,

可能没有如今这么有趣,

好多年没说这些话了,还是北京话亲切,

服了!连个偏旁部首都能聊出京味儿,

除了语文,咱再看看关于数字里的京味儿。

对八如此执着。

万儿八千,

千儿八百,

玍七马八.

这些个土语,

好像八很受欢迎啊,

说到钱也是,

毛儿八分的

块八毛的

十块八块的

百八十的

千儿八百的

万儿八千的

说到到人:

老舍正红旗下里边说:

七姥姥八姨的总得来那么十口八口儿的

形容词:

八九不离十、

倒了八辈子的大血霉了

八丈远

四仰八叉

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心里七上八下的…

一蹦八丈高像欠他八百吊似的

仔细想想北京人怎么能这么“贫”呢。

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打小儿就这样~

还记得那些俏皮话

一年级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儿,

二年级的小水碗,一捅一个眼儿,

三年级的吃饱饭,四年级的饿死算...

关于上学

1、一年级的小偷,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女孩没人追,四年级的媒婆一大堆,五年级的鸳鸯一对对,六年级的情书满天飞,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儿,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您说咱小时候想的都是点啥……)

2、一分二分我经常得,三分四分我阿弥驼佛,五分六分我一年得一次,一百分我从来没得过。

3、老师老师你别生气没,都怪XXX不争气,抽烟喝酒跳霹雳,男女厕所都敢去。

4、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一拉线我就跑,轰隆一声学校炸飞了!

损人专用

1、你帅你帅,头顶一窝白菜,身披一条麻带,腰缠一条海带,自以为是东方不败,其实是SB二代。

2、XX的头像皮球,一踢踢到百货大楼,百货大楼有电扇,一吹吹到火车站,火车站没有门儿,气的你妈蹲尿盆。

3、娇气包,爱小猫,小猫不爱娇气包。

4、臭美臭美真臭美,鹰钩鼻子蛤蟆嘴,老鼠眼睛猪耳朵,看你臭美不臭美。

5、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前面就是你大姑,你大姑脖子粗,走起路来像大猪。小猴儿小猴儿偷大桃儿,叫人逮着薅你的毛儿。

6、小小子儿,坐门墩儿,哭着喊着要媳妇儿,要媳妇儿干吗呀?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明儿早晨起来梳小辫儿。

单纯用来比谁贫

1、三轮车跑得快,上面坐着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怪?

2、半夜三更黑咕隆咚,你们家炕头起战争,你妈一瞪眼,你爸打冲锋,一下了掉进了大粪坑。

3、爱跟不跟,板蓝根;爱理不理,狗不理。

4、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奔儿头!

哄孩子的儿歌

1、小傻子儿坐门墩,哭着喊着要媳妇。要媳妇干吗啊?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明儿早晨给你梳小辫儿。

2、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儿~你爹你妈,给你买了烧羊肉。你不吃,给狗吃,狗不吃,还是给你吃!

3、小板凳儿,三条腿儿,我给奶奶嗑瓜子儿,奶奶嫌我嗑的慢,我给奶奶煮碗面,奶奶嫌我不搁盐,我给奶奶包两瓣蒜。

4、小板凳儿你别歪,让我奶奶坐下来,我替奶奶捶捶背,奶奶说叫我好宝贝儿。

5、三岁娃娃穿红鞋,歪歪扭扭去上学,老师讲课他睡觉,下课就往家里跑。跑跑跑不了,了了了不起,起起起不来,来来来上学,学学学文化,画画画图画。图图图书馆,管管管不着,着着着火了,火火火车头,头头你个大奔头。

6、小白兔儿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边念边画

一个丁老头,欠我两弹球儿,我说三天还,他说四天还。

一个大零蛋,买了三根葱花了三毛三,

买了一块肉花了六毛六,买了一块搓衣板花了九毛九。

看到这里,

您是不是也想起了小时候!

有没有从头读到尾?

好吧,以此来纪念已经逝去的青春。

往期经典回顾:

去这玩儿过的北京孩子,都已经老了

北京包容你,但不纵容你!

在北京,这叫规矩!

北京爷们儿就是这个范儿!

大家都在看这些:

我发誓,只有北京人才懂这些话!

京二爷说事第2期:北京话这么说您见过吗?

北京话PK东北话和天津话,太搞笑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ierdaoxiazhai.com/wdhz/79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