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科风采市二院耳鼻咽喉科精ldq

编者按:年无锡启动实施“新三名”战略以来,医院全力推进名院、名科、名医建设,主动对标国际一流,顺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趋势,狠抓内涵建设,打造专科技术品牌,造福锡城广大百姓。下面,我们将陆续推出名科风采系列展示。

提起耳鼻咽喉科,人们往往会想到人体狭小的五官通道。在市二院耳鼻咽喉科,就有这么一群“工匠”,他们以对生命的高度负责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在耳鼻咽喉科领域“精耕细作”,屡创生命奇迹,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罹患下咽癌,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

60岁的市民卢先生,年轻时就嗜好吸烟饮酒,近40年来每天抽烟近2包、喝高度白酒半斤。近半年来卢先生出现了咽喉部的异物感,一开始以为是普通的咽喉炎,并没有在意,可半年后渐渐出现声音嘶哑伴进食哽咽感,随即到市二院就诊。经耳鼻咽喉科陶宇欣副主任医师详细检查并经过活检诊断,他患上了下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而罪魁祸首,可能与他常年的吸烟,喝酒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市二院副院长、学科带头人肖大江和陶宇欣医师为患者制定周密手术方案,术中发现患者下咽部癌肿累及广泛,侵犯周围组织,患者的喉功能已保不住,只能以丧失发音功能换来患者生存的延长。医生将患者的下咽、部分颈段食管、全喉及部分甲状腺切除,并清扫双侧颈部淋巴结。手术获得了成功,后续医生采用集手术、放疗化疗为一体的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手术。

颈部长肿瘤,切除肿瘤同时神经移植

70岁的周老伯颈部长了一个肿瘤,累及到副神经。副神经就是大脑中12对神经中的一个,相当于“12大将”的一员,支配着头部的转动和肩膀的运动。要切除肿瘤,就有可能损伤副神经,这可是摆在周老伯面前的两难选择,而神经移植,医院很少开展。幸运的是,市二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朱国臣为周老伯切除肿瘤的同时,从功能较小的耳大神经上截取一段,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将两根直径一毫米的缺损副神经连接好了,两个端口各缝合了5针。

“这个手术最大的难度是无张力的情况下,在手术显微镜下用8-9个0的缝线,将供体神经与神经断端准确吻合,其实有这方面需求的患者还是挺多的。”朱国臣主任医师介绍,在头颈外科手术中,还有不少手术会导致神经切断或不能完整保留,如中耳肿瘤、腮腺肿瘤、听神经瘤、神经鞘瘤等,如果切断面神经,会造成嘴歪、不能闭眼等;如果切断舌下神经,舌头就无法自如活动。现正在进行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神经干细胞、神经移植支架等方面的大型动物实验研究,以进一步提高神经移植效果。

罕见鼻肿瘤,经鼻内镜下行颅底手术

年近80岁的黄老先生因反复右鼻间断性出血来市二院耳鼻咽喉科就诊,门诊医师追问老先生病史,得知黄老先生曾于年行鼻腔肿物手术,当时病理为嗅母神经细胞瘤,多次行辅助放化疗、手术等。袁渊、吴四海主任医师讨论后,结合老人目前CT、MRI提示颅底骨质破坏(未突破硬脑膜),考虑系嗅母神经细胞瘤复发。目前带瘤生存未见其他并发症,手术考虑以减轻肿瘤负荷,尽可能彻底切除,改善预后。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医院多个科室专家举行了术前病例讨论,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最终医生成功为患者进行了鼻内镜入路联合等离子下鼻腔嗅神经母细胞瘤切除术。术后一周老人恢复良好,鼻塞、头痛症状明显改善。

鼻内镜手术与传统的手术相比,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还避免了面部瘢痕与畸形,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已做了十余例类似的鼻内镜下近颅底肿瘤手术,为患者解除病痛折磨。

耳内镜微创手术,年轻女士听力明显提高

30岁的刘女士左耳间断性流水10多年,市二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赵新及吕春江主任医师团队为她进行了详细检查,电耳镜下发现其左侧鼓膜松驰部内陷,可见胆脂瘤上皮,听力检查提示左耳中重度传导性耳聋。由于中耳胆脂瘤具有破坏骨质,容易复发的特点,常规治疗方法是行乳突根治术,即在耳后做一个长约10厘米的切口,电钻磨除骨质,清理骨质内病灶。吕春江考虑到患者为对美观要求高的年轻女性,且病变较为局限,便对她进行了耳内镜下胆脂瘤切除+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术。

吕春江介绍,耳内镜微创手术简单来说,就是有一根线,一端连着特殊的镜子,另一端连着专用的电视屏幕,把镜子伸到耳朵里面,医生就可以在电视屏幕上清楚的看到耳内的情况,然后针对耳内的病变完成手术过程。手术无需做皮肤切口,直接在外耳道狭窄的空间里进行内镜下操作,大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仅在耳道里面塞个小棉球,不需要绷带包扎,患者术后恢复很快。术后经复查,病灶得到完全清理,听力也随之明显提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ierdaoxiazhai.com/wdhz/857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