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性,45岁,平常有去洗脚城洗完脚顺便掏耳的习惯,在家也经常掏耳,近1个月来左耳反复又痒又痛,有肿胀、灼热感,掏耳朵的时候,棉签轻轻一碰,就很痛。来医院就诊,在耳内镜下检查,可见耳朵里长了“毛”—外耳道皮肤附有白色粉末状及绒毛状物。
大夫,我刚才看到我耳朵里长“毛”了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我们通常都知道,食物受潮变质后,表面覆盖着一层灰白色,或者白色粉末状的或绒毛状的真菌,证明食物已变质,不能食用了。脚感染了真菌,我们知道是脚气,需要治疗。同样,受真菌感染的耳朵也会出现类似的霉菌样改变,并伴有外耳道肿胀、疼痛和流脓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外耳道真菌病”。什么叫外耳道真菌病呢?病人小编外耳道真菌病,是指外耳道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以曲霉菌、青霉菌及念珠菌等较为常见。轻者可无症状,一般有耳内发痒,有时奇痒难忍,以夜间为甚,若合并感染时可引起外耳道肿胀、疼痛和流脓。应该如何治疗呢?病人小编在治疗前需明确诊断,通常耳内镜下即可鉴别,致病的真菌多为曲霉菌。诊断明确的前提下治疗原则:认真清理外耳道内的真菌痂皮和分泌物,可用3%的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可用抗真菌药氟康唑浸泡,连用3-4周,并联合口服中成消炎药物治疗。治愈的关键是坚持用药不少于3周。一般不需要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保持外耳道的干燥,勿掏耳。祝您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