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县生态博物馆的署寨(图片来自网络)
据祭署仪式的东巴经《dv21?21?v21?21董埃术埃》(《董术战争》)记载:洪水过后,纳西族男始祖崇忍利恩在大地上找不到伴侣,于是督神授意他去找天女,并告诫他竖眼的天女漂亮但不能娶,要娶朴实的横眼天女。但崇忍利恩最初没听督神的话,娶了漂亮的竖眼天女,结果生了野猪、熊、栎树、松树等动植物,繁衍不了人类。他们只好把这些“孩子”放到山间、崖里、河边,让它们自我繁衍发展,后来,它们就成了署类。为了繁衍人类,始祖崇忍利恩只好跟着横眼天女上天,求天父把女儿嫁给她。横眼天女也就是后来的女始祖衬红褒白咪,他们经过天父的诸多考验后终于迁徙到大地上,生了三个儿子,延续了人间香火。三个儿子后来成了藏族、纳西族和白族。所以,自然界署类和人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署类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资源。但是随着人类人口增长,过度地向自然界索取了资源,如过度砍伐树木、猎取幼兽等,所以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人类与署类的战争。最后,东巴什罗派大鹏神鸟去解决人署的纷争,规定人类不得在树木发芽生长、幼兽鱼类初生的季节进行砍伐、捕猎等活动,并且为了忏悔人类向自然界过度索取的行为、感恩自然界赐予生存资源,人类必须举行祭祀署神的祭署(自然神)仪式来赎罪。人类与署达成了协议,人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不再肆意破坏自然,对自然界恩赐之物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人和署和解了。
格初楚神山(和素文摄)过去,每年农历的二、三月,各地纳西族就会请东巴举行祭署仪式。有些区域纳西族的祭署仪式叫d?i33khɑ33py21(吉卡比)祭祀泉眼仪式,或译为祭水龙王仪式,如木里俄亚、依吉和宁蒗拉伯的纳西族,称祭署仪式为“吉卡比”,直到现在,纳西历法的三四月,他们几乎每家都要请东巴做“吉卡比”仪式。这是以家庭为单位做的比较小型的祭署仪式。丽江、白地区域的纳西族,过去都以村寨为单位举行祭署仪式,但现在,丽江大多只是在家庭、家畜等不顺,占卜到需要向署神忏悔赎罪做祭署仪式时,才请东巴做一次向署神赎罪、还债的祭署小仪式。白地区域的波湾村,二月初八在白水台做祭署等仪式。我们东坝的纳西族,过去每年的二月初十都在格初楚(九仙峰山)神山举行大祭署仪式,现在一般由村委会组织,请东巴隔几年举行一次,附带鼓励大家进行物资交流活动。
格初楚神山上的祭署仪式(图片来自网络)寒假,我去习尚洪东巴家和姑父习志国东巴家学习东巴文化知识。因为过去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十都要在格初楚神山举行祭署仪式,所以他们给我讲了一些祭署仪式的情况。他们说,祭署仪式是我们当地最大的、也是最隆重的一场仪式活动。过去,祭署仪式要举行三天,第一天准备祭木,第二天做除秽仪式,第三天做祭署仪式。现在,祭木提前准备好了,参加祭署仪式的东巴们在二月初九那天中午前到达仪式地点即可。到那里后,先生火,然后用杜鹃枝给场地及周围除秽,然后烧茶喝茶稍事休息。然后铺设一张白羊毛毡子做神坛,在毡子上方挂上神像卷轴画;神坛中央放上一升米或小麦、玉米等粮食做kɑ??(呷)神粮,插上两面画着日月的旗子,点上香,把牦牛和绵羊的面偶放在里面;再放上一张犁铧,代表居那若罗神山,上面用一根白绵羊毛绳拴上一些柏树枝,代表白云和树木;犁铧的前面,放上与神像相对应的神灵面偶和净水壶(表示圣灵药),放上海螺、板铃等东巴法器,放上香炉,放上酒、茶、果品、油煎饼等供品。然后,东巴念经请神降临。神坛的南边,要设置除秽鬼寨,神坛和鬼寨之间,用称为?hi21(祺)的竹签隔开。除秽鬼寨中插的杉树枝代表秽鬼,白杨树是顶灾树,顶灾树上放一个鸡蛋,代表暴雨冰雹等天灾。署寨要建在东边,东巴们要把事先画好的署酋木牌、偿还署类财物的木牌和招魂的木牌插围成一圈,在南方方位设一道署寨门,再在木牌中间穿插上青松枝、白杨枝条、榛树枝,挂上花花绿绿的三角形彩旗,再给整个署寨围上一条长长的麻布,将麻布的两头搭在一起,卡上一把锁,表示署寨是锁着的。这些都准备就绪后,东巴们稍事休息,然后举行除秽仪式。晚上,东巴们要守护在神坛边,不能回家休息。
格初楚神山祭署仪式的神坛和署寨(图片来自网络)
以前,没有手机、电视、电影之类的娱乐,因此二月初九那天晚上,格初楚神山上格外热闹:东巴们诵经、青年男女时而唱跳高亢的“呀哈里”,时而唱跳欢乐的“阿哩哩”,一夜灯火通明,静寂的山风轻拂着欢快的人群,大家沉浸在朋友相聚的氛围里。
关机村的千年古柏(杨亦花摄)
第二天主持祭署仪式的大东巴,必须是关机村的。据说,这是因为关机村的村民是最早来到东坝居住的,现在关机村的那几棵老核桃树和古柏可以为证。因此,到格初楚神山做祭署仪式时,必须由关机村的东巴来主持,其他村的东巴做辅助工作。后来,政治运动后关机村没有了东巴,但大家也要选一个关机村过去的大东巴的儿子或孙子坐在主祭的位置上。
关机村古老的核桃树(杨亦花摄)
二月初九晚上,村民们就准备好了要放生的鸡、猪肉、酒、饵块粑粑、玉米、油炸麦面粑粑,以及烧香用的青松毛、清香木等。第二天早晨七点左右,在家里烧完香后,东坝纳西村寨的每户人家,扶老携幼,带上祭品和吃食,风雨无阻地从四面八方向格楚楚前进:有的步行、有的骑马、有的坐车,队伍浩浩荡荡,绵延几公里。东巴们早早地做好了仪式准备,把鲜牛奶倒入一个盆里,表示是为署疗伤的灵药。简单除秽后,东巴念经开启署寨门,然后在牛奶盆里放上一枝柏枝,不时拿起柏枝蘸牛奶撒向署寨各方,表示给署疗伤施药。然后东巴们喝茶吃早餐。姑父说,过去,祭署仪式的祭品包括一头猪、一只羊、十斤白酒、三斤炒面、两斤酥油和十几块木牌画,每年轮流由两个村来共同承担。
到达目的地后,村民们先在本村的烧天香坛烧香,向各方神灵敬献祭品。早餐后,东巴重新设置神坛,撒祭粮、点神灯、烧香火、烧天香,迎请诸神。然后念诵署的故事、传说一类的经书。然后给猛恩鬼施食后驱赶猛恩鬼,送傻署。送完以后再回到署寨中招魂,念《kɑ33le21?hy??ɑ21??r??高勒趣招魂》经,拔掉署寨里的招魂木牌(回家的时候由主祭东巴带回去插在家里的柱子上)。这时,村民来到东巴们做祭署仪式的地方,一一请东巴给神坛献上自家的祭品,祈求子孙兴旺、庄稼丰收、六畜兴旺,等等。然后大家把许愿鸡抱过来给署许愿,鸡头上拴着花花绿绿的毛线或布条,以示与其他鸡区别并愉悦署神。然后东巴边念《nd??33n??r??求取福泽经》边拆围在署寨上的麻布,边拆边把麻布裹成一卷。这时,村民们一个个排好队,等待东巴们为他们祈福——给每个人的前额pɑ??mɑ21pɑ??抹酥油、代表署神给每个人分发几粒玉米和一束柏树枝。完毕后村民们去生火做饭。
祭署仪式用鸡许愿(图片来自网络)
下午两点左右,仪式到了后半段:东巴们拆署寨,把祭木和祭品拿到水源地,把祭木插在水源边,把蛙蛇面偶丢到水中,表示把署送回去。然后,东巴们通过掷海贝推算来年的年运,仪式就正式结束了。
回到家中,村民们把署赠送的柏树枝插在房子中央的擎天柱上,象征着将福泽带回了家。
纳西族自古传承祭署仪式,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给人类提供了必需的生存资料,作为回报,人类不得住在离森林和水源很近的地方,以免惊扰了生灵;而且,在特定的日子如东坝的二月初十,人类要举行忏悔索取、感恩自然的仪式。祭署仪式,体现了纳西人有限地向自然索取,感恩自然的价值观。
和玉花,纳西族,就读于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纳西语)。正月十六到格楚楚神山烧香的传统
文章指导杨亦花执行主编和玉花责任编辑杨亦花投稿邮箱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