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
男,5岁,左耳听力下降5年余。
CT
平扫横断位
冠状位二维重建
诊断结果:左侧外耳道闭锁伴听小骨发育不全
先天性外耳畸形
概述:
先天性外耳畸形多为先天性小耳和外耳道闭锁或狭窄。
外耳道闭锁可以单侧发生,也可以双侧同时发生,以单侧闭锁多见。
临床上,使用耳窥器较正常年龄小2号标码时即认为外耳道狭窄。
外耳道闭锁分膜性闭锁和骨性闭锁。膜性闭锁通常伴有骨性外耳道狭窄,骨性外耳道闭锁常合并中耳畸形。
CT表现:HRCT为首选检查方法。横断面及冠状面CT图像可以显示外耳道畸形的程度和类型,同时能明确有无并发中耳畸形。
耳廓小于正常,也可呈条索状突起或残缺;外耳道狭窄或闭锁;
闭锁可发生在骨部或软骨部,也可为整个外耳道闭锁;
按性质可分为骨性闭锁和膜性闭锁。骨性闭锁常合并有听小骨的异常,以锤骨、砧骨与闭锁板融合常见。膜性外耳道闭锁显示外耳道被软组织密度影充填,骨性外耳道存在,但严重狭窄;
外耳道狭窄表现外耳道前后径或垂直经小于或等于4mm。外耳道闭锁常同时发现下颌骨和下颌关节发育异常;
耳先天发育畸形
定义:
先天性外耳畸形(耳廓、外耳道、鼓膜)
先天性中耳畸形(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先天性内耳畸形(骨迷路和膜迷路)
外耳和中耳均由第一、二鳃弓、第一鳃沟和第一咽囊发育而来,
内耳则为耳囊发育而成;
由于各自起源不同外、中耳畸形常联合发生且最常见
内耳畸形则多单独发生;
先天性中耳畸形
中耳畸形和外耳畸形可同时发生,且外耳畸形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中耳畸形的程度,外耳结构正常并不能除外中耳畸形;中耳畸形临床主要症状为传导性耳聋;
中耳畸形包括听小骨畸形、鼓室畸形和中耳肌肉畸形;
听小骨畸形主要有锤骨、砧骨融合,砧骨长脚缺如等;
鼓室畸形主要有鼓室狭窄、鼓室各个壁的发育缺陷等;
中耳肌肉畸形影像学检查尚不能满意显示;
CT表现:
鼓室腔狭小、变形,尤以下鼓室发育较差,严重者甚至缺如;
听骨链畸形,表现为锤砧关节融合,单块听小骨并与鼓室侧壁相连,甚至听小骨缺如;
部分伴同侧乳突气化不良或完全不气化,严重的外耳及中耳畸形伴颞颌关节、下颌骨发育障碍;
面神经管异常,常见有鼓室段低位及乳突段前移。
先天性内耳畸形
妊娠早期母体的病毒感染或应用某些药物可导致内耳发育畸形;
内耳畸形可局限于半规管和前庭,也可合并耳蜗畸形,甚至与外、中耳畸形同时存在;
多为双侧性,出生后均有轻重不等的感音性耳聋,严重耳聋或全聋患儿常表现为聋哑;
内耳畸形大多数尚无有效疗法,有些病例临床可行耳蜗置入;
影像检查目的在于确定内耳畸形种类及排除中耳畸形。
CT表现:内耳畸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Mondini(耳蜗的各种发育畸形):耳蜗骨迷路有不同程度的畸形,表现为耳蜗扁小,仅见于一单曲小管,严重者窝旋可呈单一囊状室腔,亦称空耳蜗。
Michel型(内耳完全不发育):较少见,是最为严重畸形,内耳骨迷路和膜迷路均未发育,表现为耳蜗、前庭、半规管皆缺如,伴内耳道狭窄(3mm或缺失),岩骨短小。
前庭及半规管畸形:前庭横径大于3.2mm为扩大畸形,多同时伴有半规管发育短小。前庭极度扩大表现为囊状迷路,无耳蜗及半规管影像,非常少见。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正常前庭导水管中段宽度小于1.5mm,超过则为扩大。如CT显示前庭导水管管腔与总脚相通,即可诊断。常为双侧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