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众所周知它是帮助具有听力障碍的人群获取声音的一种辅助仪器。自从二十世纪初电子助听器被启用以来,已经帮助数以万计的患者回归美好的声音世界,重建幸福生活的信心。
那么,助听器应该如何选择和使用呢?通过“百度助手”,记者发现网络上助听器的品牌、种类、验配公司及价格琳琅满目,孰真孰假难以分辨。一则关于“中国1.5亿人受听力困扰,助听器中文处理技术有待提高”的新闻更是令人担忧。
使用状况令人担忧据悉,全国约有万听力受损患者,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占发病率的60%至70%,这和老年人多发高血脂和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有关。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助听器使用率仅为3%,这与发达国家35%的佩戴率相差甚远。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申国东介绍:“最近验配了很多海港区的患者,基本上助听器效果都挺好,但大部分可能是理念或经济原因没有购买,助听器的使用观念还需大家慢慢认可,这个过程是长期的。”
而助听器的后续服务状况更是令人担忧。例如,助听器的一个消耗零件耳模的更换就让很多患者面临窘困。合适的耳膜可以使患者配戴助听器更舒适、更有利声音的传导。而随有患者年龄的增长和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耳膜需要更换,由于价格低,还需要测量制作,一些门店公司则不愿意给患者进行测换,影响了助听器的正常使用。
验配工作专业严谨
从理论上讲,每一个听力受损的患者都可以配戴助听器。正确的验配工作需要经过耳科医生或听力学家详细检查后才能正确选用最适合个体的助听器。据了解,语频平均听力损失35至80dB的患者者均可使用助听器;听力损失60dB左右的患者使用效果是最好的。
申国东解释道单侧耳聋一般不需配用助听器;双侧耳聋者,若两耳损失程度大体相同,可用双耳助听器或将单耳助听器轮换戴在左、右耳;若两耳听力损失程度差别较大,但都未超过50dB者,宜给听力较差耳配用;若有一耳听力损失超过50dB,则应给听力较好耳配戴。此外,助听器的还应考虑听力损害的特点,例如助听器应该现用于言语识别率较高,听力曲线较平坦,气骨导间距较大或动态听力范围较宽之耳。
另外,选择助听器种类也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因人而异。例如传导性聋者气导、骨导助听器均可使用。外耳道狭窄或长期有炎症者宜用骨导助听器。感音性聋伴有重振者需采用具备自动增益控制的助听器。合并屈光不正者可用眼镜式助听器。耳背式或耳内式助听器要根据患者的要求和耳聋的情况选用。“初用助听器者要经调试和适应过程,否则难获满意效果。”申国东说。
因此有听力障碍的人群应尽早选择专业,医院或验配中心,在有丰富解剖和临床经验的验配师的操作下,严格按照助听器选配的流程,选择经济、有效的助听器,早日开启声音之旅。
本报记者:何志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