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耳屎可以掏吗堆积太多怎么办读懂功效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转载分享)”

介于小宝宝身体的柔弱性,很多对成年人而言稀疏平常的事情,对婴儿们却不适用,比如掏耳屎。

在人们的观念里,耳屎是一种“脏东西”,一是不卫生,二是邋遢,因此,大家都会定期清理,不让它积余。

尤其是一些有强迫症的妈妈,只要看到宝宝耳道里有耳屎堆积,就忍不住动手,殊不知那是好心办坏事儿。

很多儿科专家都警示过,妈妈不能随便给宝宝掏耳屎,方法不当,很容易出问题。

耳屎到底是什么?

耳屎,学名“耵聍”,是外耳道软骨皮肤上耵聍腺的分泌物,淡黄色,在空气中干燥之后,会呈现片状或团状,部分分泌物油性较高,民间称之为“油耳”。

婴儿由于新陈代谢速度较快,体内各大器官活性较高,因此,他们产生耳屎的速度明显要比成年人快,再加上宝宝耳道狭窄,更显邋遢。

时刻保持耳道清洁,对宝宝有弊无利

妈妈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希望孩子既干净又整洁,然而,时刻保持耳道清洁,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安全。

1)化身“哨兵”,拦截有害物质

鼓膜才是耳朵这个器官的核心部位,它是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关键,而耳屎处于外耳道中,就像是“哨兵”,可以将一切有害物质(比如灰尘、小颗粒、异物等等)拦截,这些有害物质会吸附在耳屎上,最后被集中排出体外。

2)化身“消声器”,避免鼓膜受伤

研究显示,长期身处高分贝环境或者突然遭受巨大声响,都会对听力造成损伤。尤其是婴幼儿,他们的鼓膜比较脆弱,神经系统发育也不完善,更加容易受伤害。

耳屎的片状、多孔结构,就好像是“天然消声器”,能大幅降低进入耳道的声音,侧面保护宝宝的听力。

3)化身“水坝”,降低发生耳道感染的概率

洗澡、游泳、喝奶甚至流眼泪,都有可能造成耳道进水,而油腻的耳屎有很强的“避水性”,能够阻止这些水分进入内耳道,降低可能引发的耳道发炎、感染问题。

4)、化身“驱虫剂”,不让小虫子进入

前些年经常发生小虫子钻进人耳道里面的新闻,婴儿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表达,该类事件要是发生在他们身上,家长要是粗心,很难发现异常。

此时耳屎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对小虫子而言,耳屎很苦,它们只要闻到或者咬一口,立马逃之夭夭。

耳屎虽好,也得注意定期清理

■妈妈:耳屎有那么多益处,那是不是就不需要清理了?

显然不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在哪都适用。

理论上而言,就算我们不清理,耳屎也会随着宝宝的咀嚼肌运动而掉落,不过考虑到油性、姿势、耳道宽窄等问题,它们往往会不断堆积,直至堵塞耳道。

长时间不清理耳屎不仅会造成宝宝听力下滑、耳道不适,还会间接诱发耳道感染,对其免疫系统以及睡眠质量造成打击。

■妈妈:在清理耳屎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呢?

正确清理办法:

第一步,先将清理器械消毒,确保就算不小心弄出伤口,也不会造成细菌感染。第二步,让孩子侧面躺着,往他们的耳道里滴1-2滴药水,等待2-3分钟,方便耳屎软化。第三步,将棉签伸入耳道1厘米左右,缓慢转动,要顺逆时针不断切换;也可以直接将干棉球塞入宝宝耳道,过几个小时再取出,耳屎会黏连在上面。■注意点:

1、在用器械清理的过程中,要确保宝宝不会乱动,尤其是头部,一定得固定好

2、理论上而言,1岁之前的婴儿是不用清理耳屎的,危险系数太高

3、当身边没有专业器械时,宁愿不清理,也别用乱七八糟的东西代替

4、如果向孩子耳道里滴药水,事后一定要将其弄干,湿润环境会提高耵聍栓塞发生的可能性。

5、掏耳屎的次数不宜过多,一个月最多1-2次,最好等宝宝明确表示耳朵不舒服或者隐约看到耳屎时再去清理。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妈妈如果没有实操经验,下手力道又无法把控,千万别胡来,医院给专业人士清理,没必要省这个钱。

宝妈们,你们有擅自给宝宝掏过耳屎吗?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喜欢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ierdaoxiazhai.com/wdyz/1297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