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遇险怎么办一

在每年夏天的这段时间里,都会有很多的人,选择通过游泳来降温。但在人们享受这种凉快的同时,因为一些疏忽,导致一些悲剧发生在我们周围。为了减少这种悲剧不在我们身边发生,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游泳的相关安全知识。

9不要

1.饮酒、饭后不游泳

2.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不宜游泳

3.感冒、生病、身体不适或虚弱不宜游泳

4.雷雨天气不宜游泳

5.水温太低、太凉不宜游泳

6.风浪太大、照明不佳不要游泳

7.女性经期不游泳

8.不明的水域不游泳

9.不做准备活动不游泳

一、出现险情怎么办?

出现事故,要立即呼救,没有十足的把握不冒然下水营救;溺水者救起后,要清除口鼻喉内异物,排出溺水者胃肺部水,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同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二、游泳时耳朵进水怎么办?

1.耳朵进水的危害

由于水又有一定的张力,进入狭窄的外耳道后形成屏障而把外耳道分成两段,又由于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屏障与鼓膜之间产生副压,维持着水屏障两边压力的平衡,使水不易自动流出。有时外耳道内有较大的耵聍阻塞,则水进入耳道后更易包裹于耵聍周围而不易流出。

耳内进水后会出现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头昏,十分不舒服,因此人们往往非常迫切想把水排出来。有人甚至用不干净的夹子、火柴棒、小钥匙等掏耳,这样虽然可侥幸将水屏障掏破,使水流出,但也易损伤外耳道甚至鼓膜,而导致耳部疾病。如果耳内进水后出现以上症状,应暂时停止游泳,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2.耳朵进水的处理办法:

1、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2、活动外耳道法: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3、外耳道清理法: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

三、游泳时下肢抽筋怎么办?

1.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2.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3.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4.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图片/网络

编辑/大鹏新区南澳安监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
北京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ierdaoxiazhai.com/wdyz/25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