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掏耳朵的习惯,
一感觉耳朵发痒,
就拿出棉签或牙签掏一掏。
也有家长看孩子耳朵里脏,
习惯给孩子掏干净。
但是,医院专家却提醒,耳朵其实是不需要掏的,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其实并不脏,而且对保护听力有作用,乱掏耳,很可能耳被弄伤而不知。
掏耳不慎导致要手术
医院耳鼻喉科耳科主任吴佩娜主任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因为掏耳掏出耳朵受伤的病人并不少。
上周,50来岁的王女士因为耳朵反复流脓来求诊。原来,3个多月前她坐在家中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拿棉签掏耳朵,被小孙孙撞了一下手,当时捅到耳朵很痛,还流了点血,但第二天耳朵只是有点闷,于是没有理会。后来不小心耳朵进水后感冒、然后耳朵开始反复流脓,听力下降。经检查,发现王女士耳膜穿孔,有感染过的表现,诊断为中耳炎,并做耳内镜微创修复手术。
另一位张先生(化名)掏耳时不小心掏破耳朵,医院,发现整个耳膜完全撕裂,于是叮嘱他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先观察一个月,看破损的耳膜能否自我修复,若长不回,到时只能手术修复。
耳朵掏一下,为何就易受伤?
吴佩娜主任介绍,因为人耳皮肤,尤其内段处皮肤特别薄,对于痛觉非常敏感。而表层皮肤后就是坚硬的骨壁,中间没有皮下组织缓冲,掏耳朵时如果不小心用力过度,就容易造成损伤感染,导致疼痛难耐。
另外也可能不小心把鼓膜掏破,这时候一旦遇上耳朵进水或感冒,就可以引起反复发作的中耳炎。
门诊最常见的患者是掏耳时因为不小心掏破皮肤,导致外耳道炎,引起严重的疼痛,甚至影响睡眠。
其次,常掏耳朵还容易把外界霉菌带进耳内,引起又湿又痒较难根治的霉菌性的外耳道炎。
至于在桑拿店或理发店掏耳,如果掏耳器械没有消毒好,很容易产生疾病的交叉传染,后患无穷。
不说你不知,耵聍能护耳!
吴佩娜主任介绍,因为人耳皮肤,尤其内段处皮肤特别薄,对于痛觉非常敏感。而表层皮肤后就是坚硬的骨壁,中间没有皮下组织缓冲,掏耳朵时如果不小心用力过度,就容易造成损伤感染,导致疼痛难耐。
另外也可能不小心把鼓膜掏破,这时候一旦遇上耳朵进水或感冒,就可以引起反复发作的中耳炎。
门诊最常见的患者是掏耳时因为不小心掏破皮肤,导致外耳道炎,引起严重的疼痛,甚至影响睡眠。
其次,常掏耳朵还容易把外界霉菌带进耳内,引起又湿又痒较难根治的霉菌性的外耳道炎。
至于在桑拿店或理发店掏耳,如果掏耳器械没有消毒好,很容易产生疾病的交叉传染,后患无穷。
知多D:生活小常识Q:有些人在理发店洗头的时候会顺便洗耳,这安全吗?
吴:我个人觉得应该禁止。因为耳朵有自净功能,假如真的有个别人耵聍栓塞,并发一些类似于外耳道胆脂瘤的现象,也不是理发店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专业的医生才可以。
Q:有的人游完泳后,发现耳朵里有水,会通过跳、抖、掏的方法把水逼出来,有用吗?
吴:如果耳朵进水了,可以拿棉签轻轻在外耳道口把水吸出来,不要掏得太深。第二,可以用手压一下耳廓,利用耳朵内外压强差异把水逼出来。
另外,平常游泳的时候,推荐使用可以裹住耳朵的泳帽,这样做对自己好,也对别人好。有真菌性外耳道炎等耳疾的人,在没有治疗好前,最好不要裸耳游泳。
赶紧自查,
你是不是做错了!
赶紧转发告诉家里人!
来源:羊城晚报(ID:wanbaoweixin)、羊城派
应立枫/责任编辑
田海/编辑
点个告诉更多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