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耳朵没事了,我这个做父亲的总算能松口气了。”5月26日,来自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的桑吉(化名)迎来了女儿出院的日子。
“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以下简称:医院)真是来对了!谢谢姜医生,医院!”办理完出院手续时,桑吉一个劲儿地向主治医生姜霞道谢。
前不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为一名6个多月的幼儿,完成了小耳畸形矫正术和耳道成型手术。
辗转求医想要“新耳朵”“我们在雅江看了,又去成都,医院,最后决定在雅安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说起求医的经历,桑吉一家历经波折。
女儿刚出生没多久,桑吉就发现女儿的耳朵和别的孩子有些不一样,孩子左耳是折叠封闭的状态。
这让桑吉夫妇不禁担忧起来:“我们一心想着,早一些让孩子把手术做了,让她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愿望虽然美好,现实求医路却不平坦。”桑吉夫妻医院,得到的回答都是手术要在孩子六岁以后才能进行。
有些灰心的桑吉只能回到雅江,这时一个朋友建议他到医院看看。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桑吉夫妇带着女儿来到了雅安。
姜霞是桑吉女儿的主治医生,在查看了小孩的情况后,她告诉桑吉:“一般来说,小耳畸形严重的确实是需要到8到9岁的时候,才可以做全耳廓再造,但是孩子耳廓软骨有部分发育,合并了隐耳(软骨埋在皮下),现在手术造型后耳廓软骨还有可能重新塑形,所以越小做越好,以免以后再多次手术。”
小耳畸形患者可能合并耳道、中耳、内耳或其他部位畸形,所以术前必须逐一排查,尤其是听力。
来医院之前,桑吉的女儿曾经做过听力筛查,当时并没查出问题。
但在姜霞的建议下,吉桑带着女儿又做了一次诊断性听力检测。检测结果发现,桑吉女儿的听力确实也存在一定问题。
“耳道狭窄会继发胆脂瘤,导致严重的中耳乳突炎和听力损害,严重的可以导致颅内并发症,所以也需要早期处理。”姜霞解释。
于是,在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儿科、麻醉科等科室的协作下,一台为6个月大小儿进行的“小耳畸形矫正+耳道成型”手术在5月21日这天展开了。
姜霞介绍,这是医院第一次为6个月大的患者做该类型手术。无论是麻醉还是围手术期管理都需要格外细致,在各科室紧密协作下,最终圆满完成了手术。
耳朵“归来”父母放心了26日早上,姜霞来到桑吉女儿的病房,今天是医院换药。
取下包裹在女儿耳朵上的纱布,一个小小的完整的耳朵出现在桑吉夫妇眼前。
“这里是耳廓,这是耳道,这些是填塞物……”换药过程中,姜霞耐心地给桑吉夫妇“介绍”起孩子的新耳朵。
换好了药,姜霞又给桑吉交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如今孩子的耳朵回来了,桑吉夫妇对医护人员充满了感激。
在医院的这些天里,医护人员不但替女儿矫正了耳朵,对桑吉一家也非常照顾。
“小耳畸形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0.2%。”姜霞说,小耳畸形既涉及外观,又涉及听力,对孩子心理发育、语言发音与智力发育都有很大影响,有条件的话,建议一旦时机成熟、越早治疗越好。
记者:鲁妮娜
编辑:高菲菲
审稿:程普、高菲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