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医生的诊断,徐大伯顿时慌了神:“怎么好好的耳朵里生了瘤呢?”他回忆起这几年自己对耳朵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我平时最爱的就是掏耳朵,一有空,就会拿棉棒、牙签或手边顺手的东西,掏一下。”
大伯还说这几年自己的右耳经常觉得闷、胀,听力也很不好,但想到这应该是老年人的通病,也就没怎么在意。
近日,医生为徐大伯进行了手术,彻底清除了横行在他耳朵里的巨大胆脂瘤,并进行了耳道修复。大伯恢复得很快,他表示:“今后再也不敢乱掏耳朵了,真的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警惕!外耳道胆脂瘤早期易误诊漏诊外耳道胆脂瘤属于少见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中老年人多见,多为单侧发病。
外耳道胆脂瘤并非真正的瘤,它是由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上皮包裹等所形成的囊状团块,乍一看,确实有点像耳屎,常堵塞于耳道骨部。
由于胆脂瘤呈膨胀性生长,周围骨质长时间受压、破坏、吸收,导致外耳道扩大。主要危害是对外耳道、中耳乳突及相邻骨质的广泛破坏,引起听力下降,甚至引起颅内外严重并发症,应及时取除。
该病早期一般没有明显不适,后期可出现耳堵塞感、听力下降,若继发了感染,还会出现耳痛、流脓(血)性分泌物,伴特殊臭味等症状。
在预防方面,医生建议:
1.平时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等不良习惯。凡有耳部湿疹、耳疖肿、化脓性中耳炎者,应格外注意耳道局部的洁净与干燥,耳痒时不要搔抓,可以用3%硼酸酒精滴耳液涂擦耳道。
2.耳部有阻塞或炎症时切忌水洗。若有污物或痂皮堆积,医院找专科医生取出。
3.外耳道阻塞并外耳道炎症时禁止游泳。此外,耳朵进水后会把耳屎泡涨,堵住耳朵,不及时取出就会出现闷涨感,引起耳鸣、耳痛、听力下降,严重的会引起鼓膜穿孔、中耳炎等。所以建议在游泳前先清理耳屎,以防耵聍栓塞。
耳屎会缓慢地从耳道内移向耳道口,累积到一定程度,通过咀嚼时下颌关节的运动,将不断脱落排出耳朵外面,大家不用担心堵塞耳道影响听力。
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如果一味去掏,反而可能损伤局部的软组织,引起外耳炎甚至鼓膜部位炎症,影响听力。
耳屎其实是保护耳朵的防线只是在潜意识中大部分人把它当成了人体的废弃物其实日常不需要刻意去掏耳朵各位朋友都记住了吗?提醒家人朋友哦来源:知珠侠医院
点右下角让更多人看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