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的陈女士最近接连几天早晨醒来后
都发现枕头上留下了血渍,
这血是从哪里来的?
过了两天,她只觉得耳朵越来越不舒服,
又疼又胀还听不清,
整个人也晕乎乎的,
这才知道是耳朵出了问题。
陈女士随医院耳鼻咽喉科检查。医生检查后发现陈女士耳朵里面又红又肿还在流血,耳道里有一个很大的伤口,已感染炎症,陈女士发烧至39度,这是得了中耳炎。最终陈女士靠抗生素药物才把炎症和高烧压了下去。
究其此次发病的原因,陈女士从医生那里了解到,竟然是我们很多人都习以为常的一个动作——掏耳朵。
医院耳鼻咽喉科的医生表示:“耳朵是不允许掏的,也没有必要掏。绝大多数耳朵疾病都是病人自己掏耳朵掏出来的。”他接诊过的患者中,甚至有掏耳朵掏出性病的。“因为用了不洁的掏耳工具加上不良的掏耳习惯,从而感染了病毒,不过幸亏那位病人是局部感染。”这样的病例不止一起,严重或危及生命!
今年8月12日,小龙在北仑一家美发店染发的时候,感觉有染发膏进入耳朵,便去掏耳朵,不料,竟掏出血。第二天,小龙耳朵反复出现流脓的情况,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体温高达39.1℃,便去家附近的小诊所打退烧针。盐水快打完时,小龙突然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父母怎么都叫不醒他。这可吓坏了父母,立即打送往医院急诊科。经神经内科医生详细询问结合腰穿及各项检查结果后,考虑为化脓性脑膜炎。
8月15日,小龙宛然陷入昏迷,口唇青紫,牙关紧闭,呼吸急促,四肢不停的抖动,心电监护一直报警,一看,血氧饱和度降至80%。经过1个多小时抢救,小龙的抽搐止住了,口唇颜色也红润起来。由于病情危重,麻醉医生给小龙做气管切开,在他的气管里插了通气管道以帮助呼吸。
刚开始几天,小龙呛咳很厉害,不能说话的他脾气也变得暴躁。为减轻小龙的痛苦,护士每次给他做气管切开护理都非常细心,原本15分钟可以完成的都要弯着腰做30多分钟。
现在,小龙气切导管已经拔除,可以正常交谈,还可以到病房走廊里散步,恢复了正常人的生活。
耳朵不必每天清理,正确清理方法是…
除了棉花棒,最好也不要用其他东西挖耳朵。这会把耳垢推入耳朵深处,造成听力下降,甚至损坏耳膜。
耳垢其实并不脏。耳垢是耳朵分泌的物质,能够起到杀菌、保护耳道的作用,全都清理干净反而会有损害。
其实,耳朵具有自我清洁的功能,很多人一生都不需要特别清理。由于遗传因素,有些人的耳垢就非常多,如果你觉得耳垢太多,最好也不要用棉花棒清理,去医院找医生帮忙比较好。
耳垢一般只会出现在外耳道。但因为人们总是用棉花棒清理,就可能将耳垢推向耳朵深处,造成阻塞。用棉花棒清理耳朵周围即可,不要插入耳道中。
清理耳朵的方法
可以用盐水清理耳朵。将盐水滴入耳道中,摇晃几下,然后冲洗干净。
婴儿油、矿物油和专门的耳道清洁油,都可以用来清洗耳朵。如果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过敏,最好先涂抹在手腕上,一个小时后没有过敏反应再使用。
如果担心自己操作会出现意外情况,建议还是去找医生,他们那里总会有合适的工具。
NBTV新闻中心整理自余姚日报、宁波新鲜事、网络等
更多内容,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