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耳
日
采耳
俗称为掏耳朵
是中国七十二行中的一技
素有“民间三大舒服之一”的美称
据说过去的剃头匠在剃头之余
发明了采耳的工具和手法
近年来,采耳作为保健项目逐渐流行开来,成为一种新兴职业,一种服务消费。越来越多的采耳全过程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发布,体验者的感受“巴适得很”。更是有不少人将采耳视频当成网红解压视频观看,随着一大坨一大坨的耳屎被清出,让人隔着屏幕都觉得既过瘾又治愈。
采耳不仅可以清洁耳道,还能缓解疲劳,让人放松身心。但由于“采耳师”是民间产生的行业,并未经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不属于正式职业。其次,采耳使用的工具也非医学专业工具,如果操作不当,或是工具消毒不彻底,甚至不消毒,则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引发疾病。据媒体报道,近年来由采耳引发感染的病例愈发增多。
耳屎是耳道分泌油性的物质,能使耳道保持一个干燥的环境,既防水又防止细菌感染,捕捉灰尘颗粒。人们平时通过咀嚼、聊天、唱歌等这种能带动下巴运动的行为,促进耳屎往外跑,直到掉出耳朵外,所以正常情况下是不需要采耳的。
如果耳屎多了导致耳朵痒,可以自行清理,最好使用软质小棉棒,在外耳道口处轻轻旋转,深度不宜超过1.5厘米。千万别用发卡、牙签等尖锐物掏,容易损伤耳道皮肤和鼓膜,且一周最多掏一次。
但如果您有以下情况
医院检查
并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1
耳朵里有明显的堵塞感。有些人先天外耳道口狭窄,耵聍无法正常自行排出,堵塞形成耵聍栓。当堵塞感十分明显时,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清理。
2
出现听力下降。有些人年纪不大,也没有耳疾,突然出现听力不佳,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3
不当采耳后出现问题。一些人经常随意采耳,不知不觉对耳道造成损伤,致使耵聍无法顺利排出,耳朵“越掏越堵”;或者是采耳时有异物(如棉棒的棉花)掉入耳中,严重时出现出血、疼痛、肿胀等症状,医院就诊。
4
此外,对于小朋友来说,耳屎过多、结成硬块的现象要比成人更普遍一些。这是由于儿童的腺体分泌物质更多一些,还有出生时的羊水残留,或者中耳炎等问题。宝宝的耳道里要是有又干又硬的耳屎结块,也要找医生处理,切记不要自行清理。
来源:人民网、BRTV文艺频道
图片及部分文字来源于网络
由宣传科整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