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第18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活动的主题为“防聋治聋,精准服务”。我们该如何正确预防耳病?一旦患耳病又如何早干预早治疗?
耳屎到底该不该挖?专家:不建议!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孙克巍介绍,耳聋根据病因分类,可分为先天性耳聋、疾病性耳聋、创伤性耳聋。
据他介绍,目前在我国开展的耳聋基因筛查与诊断、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及早发现先天性耳聋,达到早干预早治疗的目的。
如何能够及早地发现儿童的听力缺陷,孙克巍表示,细心的家长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首先,听力不好的孩子反应会迟钝,对突然出现的较大的声音没有反应。另外言语发育也会迟缓。
现实中,许多孩子家长习惯给孩子挖耳屎。这虽然是件小事,但是许多家长却很纠结,不知道这样做到底应不应该。
孙克巍给出的答案:不建议!
孙克巍表示,他的门诊经常接到这样的患者。有的成年患者因耳内疼痛前来就诊,经他检查发现耳道有损伤且感染,一问才知道患者前几天刚刚掏过耳朵。
“还有一位女孩在医院。原来妈妈非要给女儿掏耳朵,女儿不情愿,突然一动,一下子捅破了耳膜。得知这个结果,母女俩立刻就吵了起来。”
据孙克巍介绍,掏耳朵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清理耳屎,耳屎在医学上被称作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物。从理论上来讲,人是不用挖耳朵的,因为耳屎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止霉菌等有害菌种感染,并黏住进入耳道的灰尘等。
孙克巍说,有的人甚至会用火柴棒、牙签、毛衣针等硬物掏耳朵,且不说工具有没有消毒,因为耳道皮肤比较娇嫩,如果掏耳朵用力不当,最易造成外耳道损伤感染而成疖肿,引起耳部疼痛,严重者可致听力减退。
所以他建议,耳屎不需要特意去挖,它一般会在说话、咀嚼食物时自动掉出来,也有人因耳屎过多而将外耳道全部阻塞,影响听力,这样确实需要清理,医院让医生用特制的器械将其安全取出。
配戴助听器要像配眼镜一样到专业机构
老年人耳聋的原因有很多,如遗传因素、外伤、用药不当以及一些疾疾而造成的耳聋。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应尽早戴助听器,这样可以早期改善听力。
孙克巍介绍,很多中老年人出现听力问题后,会想到先到网上去搜索有关“知识”,并看看网上有没有便宜、“合适”的助听器出售,或者就近在商店购买一个助听器戴上,而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据了解,根据老人听力损坏程度的不同,所要求助听器的功率大小、清晰度都不同,价格自然也有差异。目前,市面上助听器的价格有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这并不意味着越贵的助听器就越适合。要选配合适的助听器,一定要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机构找专业助听器验配师进行专业的验配,而不应该随便到商店或者药店买一个拿回来戴。
突发性耳聋要抓住3天治疗“黄金期”
孙克巍介绍,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突发性耳聋的患者(简称突聋),临床上定义为耳科急症。“有的突聋能直接导致重度聋,在耳语的距离大声喊才能听得见。”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突聋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但目前尚缺乏大样本流行病学数据。突发性聋高发年龄为40-50岁。但近几年青年发病率逐渐上升,目前,因突发性耳聋就诊的患者中40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其中又以白领和学生居多。
而分析原因,与经常伏案工作和长期精神压力大、过度紧张有关。
而让孙克巍更为担忧的是,许多患者出现突聋之后,有的拖了一个月甚至几年之后才来就诊。“突发性耳聋发病的前3天,是治疗的‘黄金期’,如果能抓住这个黄金期及时来治疗,有一半以上的患者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另外,他还强调,现在年轻人经常戴耳机来听音乐、看视频。如果长期开大音量会造成外耳道炎。
觉得不错请分享并点赞!!!
来源:中国吉林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