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棉签掏耳朵?
你用过什么工具掏耳朵?
爷爷奶奶们用手指甲、火柴棒,爸爸妈妈们用小发卡、挖耳勺,
而我们......早就进阶到了棉签。
软软白白的棉花头塞进耳朵里,掏几下就止了痒,想想都很爽。然并卵,绵绵软软并不代表安全。
小编今天要进行科普:用不对棉签的话,不仅清不干净耳朵,反而会带来更多损伤。
掏耳朵掏的是什么?
掏出来的或黄或白的脏东西有个医学名称,叫“外耳道耵聍”(读音:dīngníng)。说人话,就是“耳屎”或“耳垢”。耳垢多了,总觉得耳朵眼里痒痒的,忍不住想掏。
小编要告诉你,虽然被俗称为“耳屎”,但耳垢不是没用的“垃圾”。
相反,瑞典神经学家、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会听力委员会主席DouglasBackous说,耳垢能帮助保持耳孔的清洁。纽约大学朗格医学中心的听力学家WilliamH.Shapiro也认为,有耳垢不是件坏事儿。
专家们总结了耳垢的四大好处:
首先,耳垢是耳朵的一个保护层,可以防止昆虫进入耳朵。
其次,耳垢还具有润滑作用。如果把耳垢完全清理干净,反而会觉得耳朵眼里干涩难受,让你不停想去掏,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耳垢是酸性的,可以防止耳朵眼里长真菌。不想真的头上长蘑菇的话,还是留着耳垢吧。
最后,耳垢可以把咀嚼或打哈欠中掉落在耳朵里的头发、灰尘或死皮团团围住,让它们不会损伤听力。
被你们嫌弃的耳垢居然有这么多好处。
也许你要问了,如果耳朵很痒,怎么办呢?难道不能用棉签掏耳垢止痒吗?
Shapiro教授建议,最好不要把任何比手肘小的东西放进耳朵里。想象一下,如果把棉签塞进耳朵里,看似掏出了一些耳垢,实际上会把更多耳垢捅进耳道深处。
这些耳垢有可能粘在耳膜(eardrum)上,加剧耳膜的负担。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耳朵是通过耳膜振动才能传递声音,如果耳膜上附着的耳垢过多,就会影响振动的效果,从而损伤听力。
而且,Backous教授说,如果耳垢被捅进了耳道深处,反而不易清理,会滋生出细菌和病毒,让耳朵又痒又疼,甚至感染。
如果因为耳朵痒而用棉签掏的话,无异于饮鸩止渴。Backous教授说掏耳朵次数最多,释放的组织胺越多,反而让耳朵更痒,这和蚊子叮了包越挠越痒的道理一样。
也许你又要问了,如果连软软的棉签都不能用来掏耳朵的话,那耳朵里的脏东西怎么清理呢?
?正确姿势:Backous教授告诉你,其实根本不用你掏耳朵,耳朵会自我清理的。当耳垢慢慢变干后,在你吃饭、聊天、打哈欠的时候,只要下巴运动,耳垢就会自动掉落出来。
对于实在忍不住要清理耳垢的强迫症加重度洁癖患者,Shapiro医院吧,请专业的医生帮忙清理。
2.水果切掉烂的部分继续吃
即使把水果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下的部分也是不能吃的。因为,腐烂部位产生的细菌的代谢物,会通过果汁传遍整个水果,引起各个部位的微生物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
?正确姿势:水果只要是已经烂了一部分,就不宜吃了,还是扔掉为好。
3.饭后立即刷牙
人们用餐时吃的大量酸性食物会附着在牙齿上,会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软化,此时刷牙会加速牙釉质的磨损,长期如此,会比别人更容易蛀牙,损害牙齿健康。
?正确姿势:饭后可以漱口,或者使用牙线。等到饭后30分钟,再用软毛牙刷清洁。
4.洗头洗太勤
很多人习惯每天洗头,特别是对于一些油性发质的人来说,通常会选择通过“勤洗头”来缓解头发过油和干枯等问题,其实这样做恰恰是不对的。头发根部在一定时间内分泌的皮脂是一定的,也就是说分泌到某种程度就不会再分泌了,如果此时再洗头,可能会导致皮脂腺重新分泌皮脂。
?正确姿势:一般来讲,洗头不用过频,2~3天左右一次即可。另外,油性发质的人群还要注意洗头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用手搔抓头发,因为搔抓头皮也可以加速皮脂分泌。
来源:中国日报、微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