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MMING
?游泳?
陈女士发现自己的6岁小孩近几天总是用手指掏耳朵,起初没在意,可没过几天发现小孩的耳朵出现流脓现象,孩子说耳朵痛,医院检查,经医生诊断为中耳炎,目前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经医生询问,原来陈女士前不久刚带孩子去游过泳,洗澡时孩子告知说耳朵不舒服,当时以为洗澡耳朵进水是正常现象,所以也没处理,导致小孩中耳炎的原因可能就是耳内进水后没有及时处理造成的。
游泳时耳朵进水易导致中耳炎
入夏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选择游泳避暑消夏。而在游泳的时候,耳朵容易进水,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引起重视,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孟彤提醒,夏季游泳应注意耳朵防护工作,游泳引起的耳部疾病主要有急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若感觉耳朵内进水肿痛、听力模糊不清等异常情况时,须及早就医。孟彤介绍,儿童的咽鼓尚处于发育阶段,较之成人既短粗又平直,这样位于鼻腔和鼻咽的细菌就很容易侵入。一般游泳池的水虽经消毒,但因为游泳人多也会被污染,这些水在通过鼻腔和鼻咽部时,又会将这些地方原来潜伏的细菌一起经咽鼓管入口带入中耳鼓室腔,造成急性中耳炎。游泳后用力擤鼻,也是促使细菌进入咽鼓管的一个重要性原因。
耳朵进水后不要盲目掏
为减少游泳引发耳疾,在耳内进水时,注意千万不要盲目掏耳朵,因为这样容易损伤外耳道壁、鼓膜,引起外耳道炎或中耳炎的发生。另外,还会将分泌物向里推进,加重发炎症状。孟彤强调,有慢性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窦炎或鼓膜穿孔者,均不宜游泳,以防疾病复发。
游泳时,别忘护耳
预防游泳引起耳朵发炎是关键,孟彤建议,每年游泳前,请医生认真检查耳部。若发现耵聍(俗称耳屎),应请医生取出,以防耵聍浸水后,阻塞外耳道,诱发耳朵炎症。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手指、发夹、火柴梗等挖耳,以免造成外耳道损伤。除此之外,在游泳潜水时也可佩戴耳塞,防止污水入耳。
一旦耳朵进水该如何处理?
孟彤建议,耳朵进水之后,可以将头偏向一侧,并用手向后上方牵拉耳廓,并单腿跳跃,可将耳内的水流出来。或者用干净的细棉签轻轻探入外耳道,一旦接触到水屏障时即可把水吸出。如果遇到耳朵进水自己无法处理时,医院就诊。
发现中耳炎症状要尽早检查和治疗
有的家长一发现孩子使劲抓耳朵的情况时就异常紧张,认为是不是孩子耳朵进水发炎了?“有时孩子只是因为耳朵分泌物过多,发痒,进行抓挠。一般来说,如果耳朵里没有浆液性炎性渗出物,就不必过多担心。”孟彤说道。早期的中耳炎症状有耳鸣、轻微的耳痛、耳闷及堵塞感,儿童更容易忽略从而发展成严重的耳疾,出现耳膜穿孔甚至导致耳聋。因此孟彤提醒家长,小儿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哭闹以及总是掏耳朵等现象,应警惕中耳炎的可能性,要询问有无耳痛等症状,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END
专家介绍
高明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分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睡眠呼吸障碍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变态反应委员会委员
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断、治疗、手术,尤其擅长各种鼻病的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和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曾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著、论文三十余篇,获市级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
专家介绍
孟彤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
★河南省睡眠学会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委员
★河南省眩晕学会委员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睡眠呼吸障碍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毕业于郑州大学医学院(原河南医科大学),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工作20余年,曾赴上海复旦大医院进修深造,能熟练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急危重症的抢救和手术,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鼻内镜微创手术、咽喉部肿瘤的手术治疗、成人及儿童鼾症的手术治疗。对急慢性中耳乳突炎、鼻腔恶性肿瘤、头颈部肿瘤的早期诊治和手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发表国内核心期刊、国家级和省级论文十余篇。
科室—
医院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