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及烧伤伤口护理第63期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53196.html

(一)定义

烧伤可由热水、蒸汽、火焰、电流、激光、放射线、酸、碱、磷等各种因子引起。通常所称的或狭义的烧伤,是指单纯由高温所造成的热烧伤。

烧伤病理定义:由热力引致的身体组织伤害,由湿性热源或干性热源引致损害均可列作烧伤。

烫伤属于烧伤的一种,一般指由湿性热源所引致的伤害。

(二)引致不同程度烧伤的有关因素

(1)接触的热能之强度及性质。

(2)接触时间。

(3)组织传热性。

(4)末梢血液循环情况。

(5)组织含水量。

(6)皮肤厚度。

(7)皮肤上的绝缘材料。

(三)烧伤面积、深度及程度的评估

1.面积的评估

以烧伤区占体表面积%表示。国内有新九分法和手掌法。手掌法用于小面积烧伤的评估,计算方法是以伤者本人的一个手掌(指并拢)占体表面积1%估计。

烧伤面积评估的新九分法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躯干二七,头颈九。

2.估算面积时的注意事项

(1)计算烧伤总面积时,I°烧伤不计算在内,总面积后要分别标明浅Ⅱ°、深Ⅱ°和Ⅲ°各自的面积,以便治疗时参考。

(2)不论哪种方法,均为估计,但力求近似,并以整数记录,小数点后面的数字四舍五人,不足1%者记为1%。如总面积不足1%,宜以实际的长(cm)×宽(cm)表示。

(3)吸人性损伤不计算面积,但在诊断中必须标明其严重程度(轻、中、重度)。

3.深度的评估

按热力损伤组织的层次,烧伤分为I°、浅Ⅱ°、深Ⅱ°和Ⅲ°,称为“三度四分法”,其分类标准见下表。

烧伤深度评估的三度四分表

深度

局部体征

局部感觉

预后

Ⅰ°

(红斑)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

灼痛感

3~5天愈合,不留瘢痕

浅Ⅱ°

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

感觉过敏

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

深Ⅱ°

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

感觉迟钝

3~4周愈合,留有瘢痕

Ⅲ°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形成焦痂。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可见树枝状栓赛血管,皮温低

消失

肉芽组织生长后形成瘢痕

4.烧伤深度鉴别诊断时的注意事项

(1)烧伤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尽一致。酸烧伤后,表层蛋白质凝固变性,色深且质地硬,容易估计偏深;碱烧伤时,有使组织脱水和脂肪皂化作用,组织损伤进一步加深,如不反复观察核实,容易估计偏浅;电烧伤常常偏深;低热长时间烧伤,可能外观上仅表现为水泡型Ⅱ°烧伤,但常深达深筋膜以下。

(2)同一部位的皮肤,因年龄、性别、职业等不同,其厚度不一。同一致伤条件下烧伤深度不同,如对小儿及女性往往将其深度估计偏浅。

(3)人体不同部位,皮肤厚度不一,如足底和背部Ⅲ°烧伤发生率较四肢为小。

(4)烧伤的诊断是逐步进行的,烧伤早期只能做出初步诊断,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还需动态观察,最后待创面愈合后,依据愈合时间及方式做出最终诊断。只有这样,才能对烧伤深度做出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诊断。

(5)以上烧伤深度诊断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故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常常存在着混乱,如将浅Ⅱ°诊断为深Ⅱ°,深Ⅱ°诊断为Ⅲ°。在愈合时间的长短、有无瘢痕,甚至是否需要手术等方面缺乏客观的比较标准。故在临床实践中常需多个有丰富经验的医生会诊,拟定诊断和处理原则,以提高烧伤诊断的科学性。

5.烧伤严重性的评估

为了设计治疗方案,特别是处理成批伤员时,需要区别处理。严重程度的分类,我国常用下列分度法:

(1)成人诊断标准

轻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0%以下。

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11%~30%;或Ⅲ°烧伤面积不足10%。

重度烧伤:总面积31%~50%;或Ⅲ°烧伤面积10%~19%;或Ⅱ°、Ⅲ°烧伤面积虽然不达上述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烧伤或有严重的复合伤。

特重度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Ⅲ°烧伤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

(2)小儿诊断标准

轻度烧伤:Ⅱ°烧伤面积5%以下。

中度烧伤:Ⅱ°烧伤面积6%~l5%;或Ⅲ°烧伤面积不足5%。

重度烧伤:总面积I6%~25%;或Ⅲ°烧伤面积6%~l0%。

特重度烧伤:总面积25%以上;或Ⅲ°烧伤面积10%以上。

----------------------------------------------------

13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ierdaoxiazhai.com/wdfz/123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