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俗称“耳膜”,很多人以为“一旦鼓膜破了,那就听不见了”。实际上,鼓膜穿孔,在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而且即便穿孔不愈合,对听力的直接损失也就十几个分贝左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鼓膜穿孔了怎么办呢?要不要补啊?能补当然是最好,只是这个补,并不是穿孔后立即就要补,而是有一些特殊要求的。
最常见的是外伤性的鼓膜穿孔,这种穿孔,在正确的保护前提下,大多数可以自己愈合。
这个正确的保护指的是:不要让耳道进水、感染,也不要往耳道点药水或者其他干粉药物,不能擤鼻、鼓气(这个动作,有可能把鼻咽部的细菌、病毒通过咽鼓管,带到中耳腔,引起中耳的感染,影响鼓膜的愈合)。
如此,一般鼓膜会在一个月到两个月左右自己愈合。如果超过三个月没有愈合,才做手术修补。
另外一类常见的鼓膜穿孔,是慢性的化脓性中耳炎的静止期。这类穿孔往往不能自己愈合,这种修补手术,要在耳朵不流脓(也就是干耳)至少一个月以上,才能选择手术。
手术前提:不能感冒,咽鼓管通畅,耳道不能有细菌、真菌感染,做颞骨CT检查中,中耳没有胆脂瘤或其他肉芽等。不把这些感染和病灶问题解决好,手术修补的鼓膜,可能很快就化脓又流掉了。
手术年龄的选择,并没有绝对的禁忌,但是一般五岁以下是中耳炎的高发年龄,而且术后护理比较困难,所以一般建议在七岁以上进行鼓膜修复手术。
鼓膜修复的作用,不仅是为了提高听力。鼓膜的振动以及与听骨链连接有传导声音的功能,但并不是唯一的功能。
鼓膜作为外耳道和中耳腔的分界线,也起着对中耳腔的保护作用。
如果鼓膜完整,平时洗头、洗澡,甚至游泳时,水进入耳道就被鼓膜挡在中耳之外,水只能在外耳道范围内,即便感染,也只是外耳道的感染。
如果鼓膜穿孔,细菌、病毒、液体就可以通过穿孔,进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的感染,形成脓液流出来,就是我们熟悉的中耳炎。
所以,决定是否做鼓膜修复手术,要同时考虑到这两个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医院主治医师 马玉龙
编辑:熊恕
审校:谢涛
核发:万洪新
图:源自网络
推荐文章:专家提醒:耳朵长“包”别掉以轻心!压力过大竟突发耳聋?还不赶紧减减压老是耳鸣,究竟是怎么回事?耳不掏不聋?爱护耳朵,延缓老年性耳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