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家长神情惊慌,抱着一名哭闹幼儿直奔我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原来,这位仅三岁大的宝宝玩闹时不慎将金属片吞入,卡在了食道,引发疼痛。当时家医院做了X光检查,该院医生建议立即将宝宝送我院诊治,才出现了以上一幕。
儿童的食管管腔较成年人狭小,如果不及时取出金属片,该宝宝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耳鼻喉科接诊的蓝医生一边检查宝宝病情,一边安抚家长情绪,并提出为宝宝行食道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的诊疗意见。得到家长认可后,蓝医生立即向科主任请示,迅速落实手术安排!
情况紧急,刻不容缓。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下,耳鼻喉科医生仅用5分钟,就成功从患儿食道里取出一枚直径约1.5cm的金属片,这是在我院行食道镜下手术年龄最小的患者。
“当看到孩子被推出手术室,医生向我做出OK的手势时,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家长说。
蓝医生说,在日常出诊中,经常会遇到幼儿误食异物的情况。她提醒,有宝宝的家长们,一定要将家中的小件物品放好,如硬币、扣子及玩具上脱落的珠子等等。还有,家里尽量不要买一些小的拼插玩具,由于宝宝缺乏良好辨识能力,以及对“食物”有强烈好奇心,很容易误食此类物品。若发现孩子吞下异物,家长们千万不要擅自用馒头或米饭吞咽“带下去”的错误方式处理,以免造成更大的损伤,医院就诊。
▼科普小课堂▼
什么是小儿食道异物呢?
小儿食管异物是因儿童喜将物品含在口中玩耍,误吞食道而造成的。常见的异物为硬币、纽扣、微型电池、别针、塑料盖、骨片、枣核等。
食道异物有何危害?
由于食管为一有较大弹性的肌性管道,一般进入食管的异物多数可随着吞咽蠕动送入胃内,存留于食管内的多为较大或形状不规则的锐性异物。
食管异物可使局部食管黏膜损伤,小的异物仅造成食管黏膜的擦伤或形成小的限局性血肿及糜烂,一般不会引起严重后果。较大而尖锐的异物可刺破食管全层,甚至造成食管穿孔。尤其停留在第二狭窄处的异物,如穿透食管壁,累及主动脉壁,可发生主动脉食管瘘,引起致命性大出血而死亡。
如果宝宝不慎出现食物卡喉,家长该怎么处理呢?
1.倒立拍背法小孩由于体型小,体重也轻,如果出现异物卡喉,父母可以把小孩倒提起来,让他的头微微向下,然后轻轻的拍打小孩后背,这样可以帮助小孩将异物及时吐出来。
2.推压腹部法如果小孩异物卡喉,父母可以让小孩平行躺下,然后用手不断挤压小孩的腹部,注意不要用力过猛,要反复多次,增加小孩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借助体内压力帮小孩将异物咳出。
3.拍打背部法小孩卡喉后,父母要一手放前,最好是绕过小孩胸部扶住孩子,以免小孩前倾、跌倒等,另一只手在小孩后背轻轻拍打,要连续的拍打,但不可用力过猛,直到小孩将异物排出为止。
4.海姆立克急救法这种方法由亨利·海姆立克教授发明,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具体操作方法是,家长从小孩身后抱住小孩,然后双手以握拳的形状放在肚脐和肋骨之间部位,不断的、反复的、急速的挤压小孩腹部,直到异物排出。小孩遇到一些意外时,医生往往无法第一时间救治。因此,父母需要掌握一些急救小常识,这对小孩的生命安全很有帮助。
▼耳鼻喉科简介▼
我院耳鼻喉科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原则,精益求精、热情服务广大市民群众。历经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该科形成了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精湛、作风踏实、服务态度一流的医疗护理技术骨干队伍。目前,耳鼻喉科可开展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术、鼻内镜下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鼻内镜下鼻腔肿物切除术、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耳内镜下外耳道肿物切除术、支撑喉镜下喉肿物切除术、扁桃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及腭咽成形术等,在区域内有较大影响力。
▼耳鼻喉科团队简介▼
黄雪琴,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讲师,其于广东医院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10余年,曾先后到南方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医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培训学习。学术任职: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听力及言语康复分会知识产权孵化专业委员会秘书,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会听觉与前庭障碍分会委员。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2项、湛江市科技项目2项、博士启动项目1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数篇。擅长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在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儿童鼾症、反流性咽喉炎、咽喉良性肿瘤、耳鸣、眩晕等方面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劳国光,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赣南医学院。曾于医院进修一年。主持市级科研立项一项,发表论文多篇,对耳鼻咽喉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治疗和手术均有丰富经验。
田文浩,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学士学位,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擅长耳鼻咽喉科相关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蓝倩,耳鼻喉科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擅长治疗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如小儿鼾症、变应性鼻炎、鼻窦炎、咽炎、中耳炎等。
声明:部分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供稿:耳鼻喉科编辑:王鹤君复核:黄建朋朱智高审发:李玉泉▼按住,别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