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傅美连石山深处金果香

哪有专治白癫疯的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
作者简介

傅美连:网名青荷映日,中学教师,莆田市作协常务理事、仙游县作协常务理事。岁月匆匆,偶拾落英几许,权当念想。

石山深处金果香

傅美连

听说我们要去石山村猕猴桃种植基地参观,村支书方明伟立马开车前来接引。车在水泥山路中迂回前行,夹道竹林相迎,风过处,留下声声竹箫,一种久违的清新涌入怀中,于是乎,情不自禁地张开鼻翼,贪婪吮吸,浮躁之心随之轻盈。竹本灵物,咬定青山,立根破岩,柔韧有节。苏子喜之之甚,便有了“无竹使人俗”的真情告白,如今邂逅竹海,亦是机缘,哪能不放慢车速,沾其灵气?路旁时时可见成堆青竹,一群石山汉子正挥臂而作,拽拉叠放,自如有力。见到我们,一汉子迎了上来,精廋的他,聊起竹子一脸兴奋。他说,石山村盛产毛竹,是仙游县毛竹生态加工基地,村里年长者几乎都会编织毛竹制品,品类多,样子美,喜欢的话,到了村里,可以随意挑几样回去作个留念。接着变戏法似,拿起一袋春笋,就要往车里塞,“土特产,尝尝鲜,别嫌弃啊。”我们急忙谢绝,方书记见此,笑着解释,石山村地处偏僻,但民风淳朴。村如其名,村里有座采石山,山上多奇石,山顶有块巨石,形如石壶嘴,又称“石壶山”。村子位于山脚,村民建房时,多是就地取材。祖祖辈辈生于斯,住于斯,水土养人,便也秉承了石头耿直忠厚,坚韧执着的特性。近年来,村里的年轻人不甘平庸,大都去了山外闯事业,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小孩。出了竹海,途经朝天宫。这是一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宫殿,雕梁画栋尤在,只是旧迹斑斑,难掩岁月沧桑。宫里供奉吴圣天妃神像。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曾被改为小学,文革期间,小学老师心怀虔诚,不忍文物被毁,将牌匾悄然藏起,宫里牌匾等文物才得以保全。宫门口有副对联很是特别,上联为“汾山新螺长松天水瑞”,下联为“雷方尤伍郭林邱柯兰”,上下联分别对应的是石山村的自然村和姓氏,一村多姓,确实罕见。见我们疑惑,一位摆贡品的阿婆热心相告,石山村地偏物丰,自古以来,许多外来人为避难迁徙于此,繁衍生息。虽姓氏不一,但笃信吴妈,同村同宫观念深厚,逢年过节,或特殊日子,在外打拼的村民也会特地回宫祭拜,宫里有活动,也是踊跃参加,很注重仪式感。纵是在外乡,遇到同宫人,便如见亲人,话语很是投机。对此,方书记颇为欣慰。吴妈悬壶济世,行善积德深得人心,受人敬奉。村民顶礼膜拜,一心向善已成民俗,朝天宫香火得以千年不衰。地灵人亦杰,无论身在何处,石山人都会惦记着家乡的那盏灯,时时不忘回乡的路。猕猴桃种植基地就在不远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淡淡的果香。从方书记口中得知,基地的开发投资者侯拥军、侯国毕是表兄弟,侯国毕常年在外经商,侯拥军是军校教官,戎马一生的他,役满时并没有选择转业基层,去享受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清闲日子,而是和表弟一起怀揣深深的眷恋,回到久别的故土。青青翠竹唤起他们美好的回忆,而满山遍野疯长的芦苇又深深地刺痛了男子汉的心,一种想为家乡做点什么的担当油然而生。经过多方的考证,他们达成共识,石山村山多,但土壤富含有机质,土质肥沃,加上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有利于果品养分积累,适宜种植猕猴桃。于是他们注册了“莆田市赤水嘉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嘉香精准扶贫合作社”,筹资多万元,开发多亩荒地,于年初引种了近万株耐高寒、抗病力强、品质优良的四川红心猕猴桃,目前已投产70多亩,年产量可达10吨,产值达30万元,为家乡脱贫致富引来了一道耀眼的曙光。车缓缓地停在山坡上,一位正在劳作的男子抬起了头,坚毅的脸庞,壮实的身材,一身迷彩服,满满的军人底色。告知了来意,他热情地引领我们参观种植基地。一眼望去,山坡上,梯田里,成片成片的枝条,在棚架上肆意纵横,不见华叶,更无硕果,但枝节上的那一簇簇淡褐,却给人以生命的初生之喜。猕猴桃四五月开花,八九月成熟,我们是来早了,确实有点儿失落,但能见到生命初始之涩、之美,也是一种收获。方书记似乎觉察了什么,便给我们推送了成熟猕猴桃的视频。只见绿叶挤挤挨挨地爬满了棚架,仿佛是谁巧手如春,给石山织了一幅幅绿锦,锦下绿条上,只只调皮“猕猴”成群结队,悠悠地荡着秋千,那诱人的色泽,圆润的模样,不禁让人浮想联翩,垂涎三尺。好山出好果。提起果实的品质和价格,军人出身的侯拥军一脸坦诚:“种植水果我们是认真的。”事实也证明如此,从选苗、进苗起,凡事他们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为了确保种植过程不出差池,还特地从四川聘请猕猴桃种植专家前来现场指导。在管理方面中,更是始终秉持绿色无公害理念,施用有机肥,采用生物防治病虫等,所出产的红心猕猴桃质优品正,已经连续五年检测出无农药残留。特别是近年来,又引种了“佳沛果”,也称“金果”,果大汁多,香甜微酸,备受青睐。金秋时节,果实缀满枝头,采摘、分捡、包装,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顾客或邮购,或慕名而来争购,果品常是供不应求。猕猴桃价格不菲,每件6斤装的一等果可卖到元,但物有所值,累累硕果背后是汗水,是艰辛的付出。石山村山地崎岖,不适宜大型机械操作,铲除人高的芦苇,平整坎坷梯田,只能靠人力一锄一锄地挖,还得提防随时可能出没的野猪等山兽,其艰险可想而知。即使到了果树开花结果了,还是不能省心,恼人之事接踵而来。有一年大雨过后,棚架倾塌,路过的野猪闻到了果香,尝到果肉,便有了甜美的记忆,于是年年光顾,使劲地跳跃拉扯,弄得果架七零八落,无奈之下,只好加高加固支架,野猪够不着了,才悻悻离去。而山鸟就没那么容易对付了,它们仗着人们不敢加以伤害,而欲为所为,有时扑啦啦一群过来,长嘴一啄,留下一片废果,着实让人揪心,纵是套了果,也难免其毁。为了护果,可谓绞尽脑汁,人工赶鸟,安装赶鸟器,多管齐下,劳心劳力,确实是“谁知园中果,粒粒皆辛苦”。“农业难做,很多时候靠的是情怀与坚守。”回首创业之路,他颇有感慨,但更多的还是坦然。他说,自己家在福州,也有一份丰厚的工资,只身回乡,纯是因为情怀,家乡山清水秀,物产资源丰富,他想静下来,做件喜欢的有意义的事,好好享受生活。开发扶贫项目,组建精准扶贫合作社,让低保户和贫困户入股,初衷也是希望能给父老乡亲带来真真切切的实惠。现在有多个贫困户在基地里从事种植和采摘工作,有工资、分红两份收入,好日子就有了盼头。有时候,见他们眉眼舒展,一脸笑意,自己心里也是偷着乐的,至少说明自己走对了路。谈及发展前景,他也是满怀真诚,“做精做实一项品牌,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下一步,他们想扩大合作,如果村民家有一亩三分地,要种植猕猴桃,基地可以给予提供果苗和技术,并按协议价收购果品,保证销路,让村民们真正能赚到钱。石山“金果”已香飘万家,成为山中一宝,但见过大世面的侯拥军,并不止步于此,山地里的毛竹还在默默守望,如何把它们也变为一种产品,走出大山,是他的另一份“情怀”。离开了种植基地,方书记动情地说,这几年,猕猴桃产业蒸蒸日上,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石山村于年底实现脱贫摘帽,除了国家的富民政策外,也多亏了有候氏兄弟这样情怀的石山人在默默地坚守。天妃圣地好风水,石山深处多宝物,那片片竹林,块块奇石,粒粒香果,会召唤多情的石山人,带着满满的情怀回家,相信时过不久,石山村定会捧出更多样的“金果果”。个人相关精彩作品

红色印记

傅美连:追梦

傅美连:家住锦福家园

傅美连:邻里抗疫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ierdaoxiazhai.com/wdzl/1262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