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桥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年制定《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是目前国内通用的中耳炎分类和手术分型方法。该指南是综合国外各类医院的意见修订而成,是指导国内耳科医师进行中耳炎分类和手术的有力工具,方便了国内、国际同行的相互交流,也为临床型论文的书写提供了统一的标准,是耳科学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图1)。

图1

中耳炎手术通常需行中耳病变切除+鼓室成形术,《指南》将其分为四类,即:完壁式乳突开放+鼓室成形术、开放式乳突开放+鼓室成形术、完桥式乳突开放+鼓室成形术和上鼓室切开+鼓室成形术。笔者临床较常使用的是:开放式、完壁式和上鼓室切开。一般如果病灶较为广泛(或中耳胆脂瘤)、乳突气化不良、乙状窦前置、天盖低垂的情况下,为彻底清除病灶,方便手术进行,采用开放式手术,术中可彻底清除病灶,进行听骨链重建,乳突可行填塞缩小、外耳道后壁可行重建。如果乳突气化较好,病灶轻(一般非中耳胆脂瘤)或者年龄较小的患者,采用完壁式手术,术中保留外耳道后壁,在乳突轮廓化、开放面隐窝后从外耳道和乳突联合径路进行鼓室病灶清除和重建。如果病灶局限于鼓膜松弛部和上鼓室,乳突为硬化型且无需切开清除之病灶,可行上鼓室切开。

以上三种术式各有优缺点,需根据中耳病变、患者特点以及术者的技术水平作出选择。第四种术式即完桥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是笔者较少使用的术式,因为从彻底清除病灶角度其不如开放式,从外中耳功能保留角度其不如完壁式,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它能够更好的清除病灶和保留功能。笔者使用该术式的情况是:上鼓室前方无多病灶,听骨链完整,而因为解剖特点完壁式手术较为困难或需要行外耳道成形者。

虽然现在听骨链重建材料丰富、技术多样,但没有一项技术能完全达到原有听骨链的传导水平。而正常情况下,听骨链通过锤骨上、前、外侧韧带,砧骨上、后韧带的悬吊近乎“悬浮”于上鼓室和中鼓室上方,以确保声波的机械能通过鼓膜经听骨链最大程度的传导至卵圆窗(图2)。因此,如果中耳炎病灶未导致听骨链中断,病灶可能完全清除,应该尽可能的保留听骨链“悬浮”所需要的结构空间,完桥式手术所保留的“骨桥”以及未完全开放的上鼓室外侧壁可以满足该要求,从而完好的保留听力。

图2

完壁式技术同样也可以满足要求,但完壁式清除病灶没有该术式清楚,且如果乙状窦前置或天盖低垂,完壁式显露困难;一些情况下需同时行外耳道成形,完壁式也无法进行。

笔者半年内针对两例患者选择完桥式手术。一例是工作时钢水溅入中耳导致外中耳烧灼伤,急性期行抗炎治疗,密切随访。3月后检查鼓膜巨大穿孔、中耳腔肉芽生长,外耳道狭窄。如继续随访可能导致外耳道闭锁,故考虑手术。患者乳突气化良好、中耳腔肉芽、听骨链完整,可行完壁式手术,但外耳道狭窄需作扩大成形,故最终选择完桥式手术。现患者外耳道宽敞,听力保留完好。另一例患者患耳反复流脓1年,耳镜检查鼓膜松弛部肉芽,电测听气骨导差在20dB左右(图3),CT所示听骨结构完整,但乙状窦前置(图4,5)。根据病情选择完桥式手术,术中彻底清除乳突、鼓室和听骨链周围肉芽,探查听骨链完整,术后3月复查见术腔上皮化良好,听力基本正常(图6)。

图3

图4

图5

图6

完桥式手术操作并不是很难的,在乳突轮廓化的同时切除外耳道后壁,但不断桥,清除乳突、鼓室病灶,开放后鼓室,上鼓室外侧壁适度开放,联合径路仔细清除听骨链周围病变,探查听骨链确保听骨链完整且活动良好,鼓膜修补,软骨封闭上鼓室外侧壁和鼓窦入口,作乳突填塞缩小,耳甲腔成形等(图7-10)。视频可点击下方原文链接。

图7乳突轮廓化

图8保留骨桥,清理病变

图9修补鼓膜

图10上鼓室、鼓窦封闭

文献报道一些医师大部分病例选择做完桥式,这一点笔者觉得还是值得商榷的。如前所述,就彻底清除病灶而言,该术式不如开放式;就保留功能而言,该术式不如完壁式。如果需要听骨链重建,保留骨桥一定能提高听力吗?就清除病灶而言,完桥式可清除的大部分完壁式联合径路同样可以清除,何况现在还有耳内镜辅助,毕竟保留外耳道后壁才是更合理的。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欢迎同行们批评指正。

欢迎







































北京最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荣获品牌影响力企业荣誉称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mantianf.com.com/wdzl/25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