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粉丝的留言中
出现了“什么是骨传导”
“骨传导助听器有什么好处”等等提问
“骨传导”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儿?
别急,让小V来给你解答
声音的传导方式
首先,小V要从声音的传导方式进行科普。正常情况下,声音的传导方式分为两种:气导方式and骨导方式。
我们听到大部分的声音,都是声波经过空气到达鼓膜,然后鼓膜发生振动从而传到耳内。另一种方式,声波将通过头骨振动直接传至内耳而不经过鼓膜,这便是骨传导。
当气传导发生障碍时,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听力发生障碍时,气传导效应减弱或消失,骨传导的效应就开始显现出来。
助听器的两大阵营
顾名思义,利用气导原理制造的,包括盒式、耳背式及内耳式等,都属于气导型助听器。其实无论怎样划分,他们都是通过空气振动把声音传入耳道,让你听到各种声音。
而利用骨传导原理制造的助听器,包括头夹式、发带式及眼镜式等等,就属于骨传导助听器。
骨传导式助听器其声信号输出方式不同于气传导助听器,它将放大的电信号转换成机械能后,振动耳蜗内部结构来传递声音。严格地说,骨导助听器最终产生的不是声音信号而是振动信号。
所以骨传导助听器没有所谓“耳机”或者耳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能够产生振动信号的震荡器。将我们通常也将骨传导道器上的振动器放置在耳后凸起的乳突部位,震荡器的震动会引起颅骨的震荡并将信号越过外耳与中耳——骨导助听器的优势正在于此——直接传递到内耳。
就比如你堵住自己的耳朵,挠自己的头发,吃一块核桃或者嗑瓜子,你也能清楚的听见声音,这种声音就是直接传入听觉神经的。具备这样的优势,从理论上讲,骨导助听器特别适合传导性聋患者(也即外耳与中耳出现问题的患者)使用。
关于骨传导的前世今生
实际上,早在18世纪,骨传导原理就已经存在。
据说,当时双耳失聪的伟大作曲家贝多芬就是因为骨传导重新听到了美妙的音乐。贝多芬当时尝试了由乔瓦尼.菲利波.英格拉西亚发明的一项技术,他咬着一根与钢琴相连的棍子,听到了由颚骨传来的音乐。
目前,骨传导技术主要应用在军警专业耳机、助听器、运动耳机等领域。
军警专业耳机原理同助听器相似,它是骨传导领域一股清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它就辗转流传于军方,因为军警领域的需要,以其特殊的佩戴方式(无需入耳佩戴就可以听见外界声音)具备不可代替性。但是由于技术层面问题,功耗大,体积大,也不具备什么相对好的音质。
对比现在的骨传导助听产品,比如Vlike骨传导智能眼镜,在外观与技术上有着质的飞跃。比如体积已经力求轻便,如日常眼镜一般大小,外观也进行了革新优化,适用人群范围也扩大了。
那么,我为什么需要一支骨传导助听器?
首先,骨传导助听器适用于外耳道闭锁、狭窄等或中耳有先天畸形、慢性化脓中耳炎反复化痰、传导性听力损失比较大、无法戴用耳塞、耳模或内耳式助听器、一般气导助听器无效的患者。
其次,正因为骨传导助听器直接传递到内耳,不堵塞外耳,不会引起堵耳效应,避开了气传导的高增益造成的鼓膜、听骨链二次损伤,对听力起到了一定保护作用。同时,也没有了“闷、涨、瓮声瓮气”的感觉,避免了患者的不舒适感。所以迎合了一部分用户对舒适感的需求。
再者,上文提到在外观上,骨传导助听器有头夹式、发带式、眼镜式等形态,日常佩戴中具有一定美观度,给听障者自信又保证了听力。
今日话题对于“骨传导”您还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请在右下角#写留言#提出您的疑问
小V将一一为您作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