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们聊了章鱼烧,这周我们来聊聊听上去是它好朋友的鲷鱼烧(たい焼き,taiyaki)。
嗒哒~想不想来一只刚烤好的鲷鱼烧?
说起鲷鱼烧,大家对它一定并不陌生,毕竟蜡笔小新都曾亲自扮演成它的模样安利大家快点去吃掉它▼
鲷鱼烧小新!
在Kanon中,鲷鱼烧也是让亚由酱总是吃出一脸幸福表情的食物▼
妹子真的太可爱了~
当然令很多人印象深刻的应该还有在日剧《野猪大改造》中山下智久曾说过的那一句:“吃鲷鱼烧的时候,你们不会觉得很幸福吗?”想必这也令很多人对这个神奇的食物感到好奇。
via:《野猪大改造》
鲷鱼烧的祖宗是谁呐?
不同于名副其实、裹着章鱼肉的章鱼烧,鲷鱼烧可以说它是个徒有其表的家伙。经典的鲷鱼烧主要是在面粉、白砂糖和小苏打混合而成的面糊中夹入红豆馅儿,放入鲷鱼形状的金属烤器中烤制而成的日式点心。
并没有鲷鱼肉的鲷鱼烧。via:lettuceclub.net
关于鲷鱼烧的起源,日本近代食文化研究会有着详细的介绍。事实上在年前的江户时代,霓虹就已经有了鱼儿形状的面粉类食物,那时在街边小摊(屋台)售卖着将面和砂糖混合而成的面糊倒在锅上,煎出鱼或其他形状的饼干类点心,它算是鲷鱼烧的老祖宗,当时制作这种饼干的街边小摊还被称为煎锅(焼鍋),不久之后名字渐渐变为了文字烧。
《职人尽绘词》中展示的煎锅(焼鍋)。via:retty.news
明治28年的杂志《风俗画报》中展示的江户时代的文字烧屋台,可以看到左上方可爱的鱼和小乌龟形状~via:retty.news
明治时代,文字烧和江户时代的一样依然是甜味的饼干类点心,大正时代出现了加入酱汁和卷心菜制作而成的文字烧,它给御好烧的诞生产生了极大影响,在昭和50年代由出现了如今那种食材丰富且分量很大的文字烧。
《お好み焼きの物語》中展示的明治时代的文字烧。via:retty.news
如今的文字烧。via:sharetube.jp
而在明治时代,单调的平面文字烧或许令职人们感到了一丝丝平淡,于是他们开启了炫技模式。那时他们开始尝试制作立体文字烧,比如有鸟笼形、饭桶形,还有在面粉中混入砂糖和红糖液,再加入红豆裹起来,模仿柏饼制作而成的文字烧。
《郷土史東京第三巻6号》展示的柏饼形的文字烧。via:retty.news
柏饼。via:okinaya-yachimata.net
除了文字烧,对鲷鱼烧产生较大影响的不得不提到今川烧,它就是在圆形烤盘中注入面粉和鸡蛋混合而成的面糊、并夹入红豆馅烤制而成的点心。根据地区和店家不同,今川烧还会被称为大判烧、回转烧等,最早关于今川烧的记载出现在年记录东京、京都、大阪名店的《富贵地座位》中,在描绘幕末时期的作品中也出现过它的身影。
《江戸物売図聚》中出现的今川烧屋台。via:retty.news
今川烧。via:buyee.jp
到了明治20年代,有作品中记载当时出现了一种在桃形铁锅中加入混合面糊、再夹入红豆馅烤制的桃太郎烧,以此为开端,到了明治30年代,随着铸铁产业的发展,各种形状的铁铸锅开始出现,这一时期不仅诞生了鲷鱼烧,还诞生了很多鲷鱼烧的兄弟姐妹,比如有小龟烧、军舰烧、人形烧、面形烧等等。不过流传至今,鲷鱼烧的大多数兄弟姐妹都渐渐消失,而或许是因为长相喜庆的鲷鱼自古以来就被霓虹人民认为是可喜可贺的代表,带有同样美好寓意的鲷鱼烧也就这样被流传了下来。
鲷鱼烧的兄弟姐妹们。via:retty.news
鲷鱼烧也有“野生”和“养殖”的区别?!
虽然大家都知道鱼有野生和养殖的区别,不过当你知道鲷鱼烧也有野生和养殖的区别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其实野生鲷鱼烧(日语会写作“天然物”)和养殖鲷鱼烧(日语会写作“養殖物”)的区别在于烤制器具和方式上。简单来说就是用一条鲷鱼形铁板一条一条(最多两条)烤出来的叫作野生鲷鱼烧;用数条鲷鱼形铁板一起烤出来的叫作养殖鲷鱼烧。
野生鲷鱼烧和养殖鲷鱼烧铁板的不同。via:karamawari.net
野生鲷鱼烧和养殖鲷鱼烧因烤制方式的不同也有着各自的特点。野生鲷鱼烧的皮大多都会较薄且脆,馅料更加饱满;养殖鲷鱼烧因为是批量生产,皮则大多较厚,不过馅料上的丰富变化是它的特点之一。而一般情况下,野生鲷鱼烧的职人们都会有着自家传统烤制方法,所以有着比养殖更好吃的理由也不足为怪。
不过排排坐的养殖鲷鱼烧还是挺可爱的~via:retty.news
还可以给鲷鱼灌什么之百变鲷鱼烧
正如上述提到养殖鲷鱼烧馅料会有丰富的变化,如今对于鲷鱼烧,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只往它的肚子里灌红豆了,还会加入让甜党们满心欢喜的奶油、巧克力、冰激凌等各种甜蜜味道。
馅料丰富的鲷鱼烧。via:nihonsaijiki.